1.引言 下指(cataphora)是回指的标记形式,表示指代形式(pro-form)出现在语篇上文/先行词的左边①。与回指研究的广泛性、系统性相比,学界对下指的关注并不多:国外以van Hoek(1997)、van Valin & LaPolla(2002)、Li(2004)、Cann & McPherson(2006)为代表,国内主要有王宗炎(1994)、刘礼进(1997)、赵宏、邵志洪(2002)、高原(2003)、王灿龙(2006)、许余龙、贺小聃(2007)、余泽超(2007a,2007b,2010)及高军(2008)。 van Hoek(1997,下文简称van Hoek)代表认知学派的新近成果,其理论模式对我国学者影响较大,基于真实语料的研究方法也值得肯定。但由于所用语料不够系统(许余龙、贺小聃2007),理论框架又过于抽象(余泽超2010),对英语下指的功能分析尚存不足之处。与van Hoek不同,Li(2004)、许余龙、贺小聃(2007)及余泽超(2010)利用更系统的书面叙事语料对英汉下指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前两文对下指构式及其语篇功能做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后文综合句法与语义,对下指构式的前-后景功能进行了分析,注重认知理据。 本文重点考察-ing② 为首第三称代词下指式(传统的P+N,本文的
+N/P)的语篇功能,旨在揭示van Hoek等回指理论的不足之处,剖析P+N、
+N/P两式在背景化/语法化程度上的差异,阐明新增
+N/P构式对于下指对比研究的重要意义。为方便起见,下文分别以
、P、N表示零代词/零形式、代词与名词。与自建语料库中的真实语料相对应,本文采用形义兼顾的分析方法:句法形式——短语、定式、非定式小句、小句组合称作“形”;语篇功能、语义关联、认知理据冠以“义”。 2.下指及相关概念 本节从概念、构式与理论构想等方面对“下指”进行简要的界定与分析,以方便下文的讨论。 2.1 下指及构式 本文关注句内下指问题,对“句子”的定义如下:句子由小句构成,以句号为典型分界,以分号为非典型分界。小句的基本特征为含有定式或非定式谓词。句子类型分单句(one-clause sentence)与复句(clause combination)。“复句”统称传统语法中的复杂句(complex sentence)与复合/并列句(compound.coordinate sentence)。 本文的“句内下指”主要指复杂句中的主从复句,典型例子如(1b)-(1d)。类似(1a)的并列结构在我们的语库中极为少见,不予关注③。
从构式看,(1a)、(1b)属代词下指(P+N);(1c)、(1d)是零代词下指(
+N)。传统文献大多将P+N看作英语下指的唯一构式,我们则认为:1)英语中除了代词下指还有零代词下指,汉语中只存在零代词下指;2)现代汉语过多使用代词——所谓有P+N式——是欧化的结果(详见许余龙2000:325;余泽超2007a)。 除P+N、
+N外,我们的下指构式还包括另一零代词式:
+P,例见(1d)、(2)。将下指构式三分的主要依据是:1)Givón(1983:10)、Ariel(1990:73,1994:30)、许余龙(2002:28,33)等以名词形式为据的可及性等级差异,即
、P、N之间的可及性相对差异;2)下指相对于回指的标记特征(Halliday & Hasan 1976:19)。从语用功能看,可将
+N、
+P合写成
+N/P,因为
小句同为后句N与P的前景信息,N、P差异则与语篇环境有关。这样,汉语的下指式可合为
+N/P,英语则分为
+N/P与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