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音变构词中的特指构词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玉文,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民俗典籍文艺研究

内容提要:

上古汉语音变构词中存在着大量的特指构词。以前研究音变构词,特指构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产生大量特指构词的原因,既跟词义具有概括性的特点有关,也跟上古汉语单音节为主的构词格局有关。研究上古汉语的特指构词,有助于正确地释读前人给古书所作的注音和古书的上下文词义;科学地贯彻词义的概括性原则,从形式上科学确立词的义项;正确地认识音变构词中原始词和滋生词的真正的词义区别之所在,以及词义引申的脉络;加强古汉语字词典编纂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7 期

字号:

      传统所说的“四声别义”或“清浊别义”,实际上是一种音变构词,原始词和滋生词是两个不同的词,不是一个词不同的形态。因此,原始词和滋生词的意义联系,或者说滋生词从原始词中发展出来的方式,要从构词法的角度去认识,从词义引申的角度去认识;不能从同一个词不同的语法形态方面去认识。以前有人从语法形态方面去归纳音变构词的意义类型,必然不能反映出音变构词的事实,当然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如何从词义引申的角度去认识滋生词从原始词中发展出来的方式,这是一个饶有趣味而又有相当难度的问题。本文讨论音变构词中的特指构词。所谓特指构词,是指原始词表达一个一般性的概念,整体的概念,或者上位概念;滋生词表达一个个别的概念,局部概念,或者下位概念。例如“禾”泛指时意思是谷类,特指时意思是粟。《诗·豳风·七月》:“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前面的“禾”是泛指,后面的“禾”是特指。上古汉语音变构词中,特指构词较多,泛指构词非常罕见。

      宋贾昌朝《群经音辨·辨彼此异音》中,有些有破读的字,两个读音之间的意义区别,用带“上”“下”字眼的训释词语加以解释:

      上化下曰风,方戎切;下刺上曰风,方凤切。上临下曰见,古甸切;下朝上曰见,胡甸切……下白上曰告,古禄切,《礼》“为天子出必告”;上布下曰告,古报切,《书》“余誓告汝”。上育下曰养,馀两切,《书》“政在养民”;下奉上曰养,馀亮切。上赋下曰共,九容切;下奉上曰共,九用切……上委下曰仰,鱼亮切;下瞻上曰仰,语两切。

      这里训释的词语中有“上+动词+下”和“下+动词+上”的字眼,强调了原始词和滋生词之间的词义差别。有人根据这样的暗示,将两读的区别概括为“上和下的关系”,例如周祖谟先生《四声别义释例》中,将“假、借、乞、贷、风、告、养、仰”处理为“意义有彼此上下之分,而有异读”一类。前四个例子意义有彼此之分,后四个意义有上下之分。周法高先生《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中,把“养、仰、告”处理为“主动和被动关系之转变”的“上和下的关系”一类。这一类跟我们所谓的特指构词有关。

      一

      首先我们要研究一下《群经音辨》对“风”“见”“告”“养”“共”“仰”这些有异读的字,音义配合是否说得准确。

      (一)“风”的原始词和滋生词之间的区别,应该不是“上化下”和“下刺上”那么简单。所谓“上化下”读平声,在古书中很难找到用例。“风”的变调构词,《毛诗序》及其音义反映得很清楚。《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释文》:“《风》之始也,此‘风’谓十五国风,风是诸侯政教也。下云‘所以风天下’,《论语》云:‘君子之德风’,并是此义。所以风,如字,徐福凤反。今不用。”这里“《风》之始也”的“风”,是十五国风的“风”,也就是前代的政治、功令、制度、教化等的“风”,是风雨的“风”的引申义,不注音,则按如字读,平声。“风天下”的“风”,动词,义为用前代的政治、功令、制度教化等潜移默化地感化人,徐邈读去声。这显然是“上化下”,却读去声。

      又《释文》:“风,风也,并如字,徐上如字,下福凤反。崔灵恩集注本下即作‘讽’字,刘氏云:动物曰风,托音曰讽;崔云:用物感物,则谓之讽。沈云:上风是《国风》,即《诗》之六义也;下风即是风伯鼓动之风,君上风教能鼓动万物,如风之偃草也。今从沈说。”孔疏:“上言‘风之始’,谓教天下之始也。”上面“风,风也”的第一个“风”,义仍为前代的政治、功令、制度、教化等,只能读平声;第二个“风”,有的本子作“讽”,义为用前代的政治、功令、制度教化等潜移默化地感化人,是“风吹拂人”一义的引申义,上下文中也是“上化下”,徐邈仍读去声。刘“动物曰风,托音曰风”、崔灵恩“用物感物,则谓之风”、沈重“风伯鼓动之风”“鼓动万物”等,都是这个意思。

      又《释文》:“风以动之,如字,沈福凤反,云:谓自下刺上,感动之,名变风也。今不用。”孔疏:“《序》又解名教为风之意。风训讽也,教也。风谓微加晓告,教谓殷勤诲示。讽之与教,始末之异名耳。言王者施化,先依违讽谕以动之,民渐开悟,乃后明教命以化之。风之所吹,无物不扇化;所被,无往不沾。故取名焉。”可以看出:《毛诗序》“风以动之”徐邈和沈重、孔疏的理解不同,徐邈的理解:“风”是名词,作“以”的前置宾语,仍然是“风教”的意思,后面的“教”用法相同,所以“风”字徐邈不注去声;沈重“风”“教”都理解为动词,“风”的意思是用微言委婉鼓动别人,所以注去声。

      这样,我们可以归纳“风”的音变构词线索。从古书用例看,“风”作“风雨”的“风”讲读平声。《诗·大雅·蒸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词义构词,义为刮风,动词。《诗·邶风·终风》:“终风且暴,顾我则笑。”也读平声。这两个用法的平声一读古今习见,古人注古书,一般不注音。

      “风”作“风吹拂人”讲原来应读去声。这个词义无所谓“上化下”或“下刺上”。《洪武正韵》送韵抚凤切:“风,因风感物曰风。”具体讨论见上文。

      引申为“以微言婉辞劝告别人”,可以是“上风下”。《公羊传·庄公元年》“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注:“尊者嫁女于卑者,必持(据阮元《校勘记》:‘持’一本做‘待’)风旨,为卑者不敢先求。”其中“风”在此指尊者微言婉辞告诉卑者,《释文》:“风旨,如字,又方凤反。”徐疏:“风犹放也,言使卑者待己放其命云,道有女可嫁,然后卑者乃敢求婚也。”可见“风”读去声并没有区分“上化下”和“下风上”,而是指“以微言婉辞劝告别人”,《毛诗序》还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故曰风。”这里的“风”显然没有区分上下尊卑。郑笺:“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到了后来,“风”的“以微言婉辞劝告别人”一义缩小范围,指以微言婉辞劝告在上者,于是对“上化下”的用法也可以以平声来读了。上引《毛诗序》的3个“风”字,“上以风化下”的“风”《释文》不注;“下以风刺上”《释文》:“下以风,福凤反。注‘风刺’同。”而“故曰风”的“风”,既包括“上化下”,也包括“下风上”,《释文》则平去兼注:“故曰风,福凤反,又如字。”《文选·扬雄〈甘泉赋序〉》:“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李善注:“《毛诗序》曰:‘下以风刺上。’音讽。不敢正言谓之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