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抱朴子》4組名詞看中古墓本詞的更替演變

作 者:

作者简介:
方一新,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杭州 310028)。

原文出处:
漢語史學報

内容提要:

對中古名著《抱朴子》的4組單音名詞——木/樹、舟/艘/船、足/脚、目/眼/的使用情況作了初步的調查和分析,試圖藉此個案調查窺豹一斑,分析《抱朴子》基本詞的使用狀況和更替演變。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6 期

字号:

      一

      近年來,漢語基本詞(常用詞)研究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重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績。①

      關於基本詞(常用詞)研究,王力《漢語史稿》第四章《詞彙的發展》(後修訂爲《漢語詞彙史》)和主编的《古代漢語·常用詞》部分較早地進行了這方面的實踐。其後,任學良(1987)對《古代漢語·常用詞》有所商補,王鳳陽(1993)、黄金貴(1995)等則較全面地作過考察。至於其重要性,蔣紹愚(1989)較早就提出來了,他在《古漢語詞彙綱要》第九章第二節介紹近代漢語詞彙研究的方法時,曾經指出,近一步開展近代漢語詞彙研究,“具體地說,有以下幾方面的工作要做:(1)詞語的考釋。(2)常用詞演變的研究……”②

      在基本詞(常用詞)研究領域,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是:張永言和汪維輝在《中國語文》1995年第6期上發表《關於漢語詞彙史研究的一點思考》一文,對漢語詞彙史研究的現狀與不足作了批評,呼籲重視常用詞研究,振聾發聩,不同凡響。

      張、汪二位學者的呼籲,得到了學界積極的回應。不少學者紛紛表示贊同。李如龍說:“以往漢語詞彙史的研究多著重於疑難詞語的考釋,而忽略常用語的研究。事實上,漢語詞彙史的最主要事實便是基本詞彙的變動。弄清楚不同時期的基本詞彙及其與各方言的基本詞、特徵詞的關係,漢語詞彙史的基本面貌也就清楚地顯現出來了。”③

      近年來,接連出版了李宗江《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管錫華《〈史記〉單音詞研究》等基本詞(常用詞)方面的研究專著。其中,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一書考察了41組常用同義詞在中古時期替换演變的情況,是迄今爲止所涉及詞數最多、範圍最廣的專門研究常用詞交替演變的著作。汪維輝還撰有《近代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的博士後出站報告,開闢了歷史語言學及詞彙史研究的新領域——基本詞(常用詞)演變研究,並作了很好的示範。

      單篇論文方面,管錫華《從〈史記〉看上古幾組同義詞的發展演變》對木/樹、舟/船、首/頭、馮/據、告/語、崩/薨/卒/死等6組同義詞作了分析;管氏的《從〈史記〉看同義詞“孰”“誰”在上古的發展演變》對同義詞“孰”“誰”從先秦到《史記》的發展演變作了深入的研究。孫力平等《從〈左傳〉看先秦漢語表人語義場》以表人詞語爲考察對象,試圖構建表人的語義場,爲建立先秦漢語語義場進行了嘗試。吴寶安等《先秦“皮”的語義場研究》對先秦語義場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索。汪維輝《〈說苑〉與西漢口語》則考察了首/頭、目/眼等8組基本詞的使用情況。其他文章還有董志翹《中古漢語中的“快”及與其相關的詞語》,吴寶安《西漢“頭”的語義場研究——兼論身體詞頻繁更替的相關問題》,龍丹《魏晉“牙齒”語義場及其歷時演變》等。

      汪維輝《東漢魏晉南北朝常用詞演變研究》一文闡述了常用詞演變研究的意義,並就如何開展這一課題的研究提出了初步設想。王雲路《中古常用詞研究漫談》一文探討了中古常用詞研究中的一些問題,包括常用詞的基本範圍和特色,中古常用詞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意義和價值,中古常用詞研究的基本内容等。

      在前人時賢研究的啟發下,筆者也借着研究《抱朴子》詞彙之機,嘗試對《抱朴子》一書中的4組基本詞作些考察,以期爲相關的研究提供若干素材。不當之處,請方家正之。

      二

      所謂“基本詞”,有學者稱之馬“常用詞”。顧名思義,是指在漢語中經常出現、使用頻率較高的詞。

      法國語言學家房德里耶斯探討了詞語替换的規律。他把詞彙更换的原因總括成兩個方面,即:“一是說話者心理的個人方面,一是使用語言的社會環境的社會方面。”④ 房德里耶斯主張從詞義的演變和詞語的替换兩個角度去觀察語言詞彙的發展,給了我們不少啟發。以下從東晉葛洪《抱朴子》入手,對《抱朴子》中“木—樹”、“舟—艘—船”、“足—脚”、“目—眼”等4組基本詞的使用情況作丁調查,解剖麻雀,希望以此來了解《抱朴子》的基本詞的使用狀況,並進而略窺中古基本詞更替演變之一斑。⑤

      (一)木—樹

      1.既往研究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常用詞》201.【樹】條:[辨]樹,木。“樹”和“木”的顯著區别有兩點:(1)“樹”可以是動詞,“木”不可以用作動詞;(2)“木”可以當“木材”講,“樹”不可以當“木材”講。先秦的“樹”字,一般只用作動詞。詩經鄭風將仲子:“無折我樹杞。”疏:“無損折我所樹之杞木。”這是正確的解釋。“樹”作爲動詞時,也不限於種木,還可以種草。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萱草),言樹之背(背:北堂)。”動詞“種”字,戰國時代纔出現。孟子滕文公上:“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第一册323頁)

      王鳳陽《古辭辨》“樹木”條說:“‘樹’原是個動詞,指栽培、種植樹木……不僅種樹可以用‘樹’,種植各種農作物也可以用‘樹’。”“樹的表樹木,是由動詞的栽種義引申爲相關的栽種的對象,這種用法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到了唐宋時代,‘樹’和‘木’基本上成爲同義詞了。”⑥(75頁)

      管錫華《〈史記〉單音詞研究》圍繞着《史記》一書,又調查了《詩經》《論語》《左傳》《孟子》《莊子》和《韓非子》6種典籍中表木本植物義的“木”和“樹”,得出了4點結論。(1)“木”早(殷商),“樹”晚(春秋)。(2)先秦單用“樹”很少,有些典籍只用“木”不用“樹”。《史記》中則絕大多數用“樹”,很少用“木”,“樹”已基本替代丁“木”。(3)……二詞用義互補。(4)《史記》中“木”、“樹”的構詞能力有强弱之别。(193—198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