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Hawkins的领域最小化理论于汉语关系从句加工之意义及潜在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芙芸(1973-),女,洛阳人,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句法学、语言习得等(上海 200083)。

原文出处:
外国语

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探讨Hawkins的领域最小化理论[10]对有效加工汉语关系从句的指导意义及潜在问题。通过具体分析Hawkins针对关系从句而提出的填充词—空位域,本文肯定了其对诠释类型学普遍规律的强大解释力,以及在汉语主语和宾语关系从句的难易对比实证研究中获得的支持。同时,本文也讨论了两种情况,即(i)汉语主语关系从句中是否蕴含前置限定词的难易对比;(ii)汉语宾语关系从句中是否蕴含“被”字的难易对比,揭示Hawkins理论的预测和实证结果的不一致,并指出该理论需要改进的可能方向。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6 期

字号:

      1.引言

      生成语言学的重要观点即“语言机制”天赋说和“原则和参数”说[5]在西方语言学界占主导地位,并渗透到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等分支领域,其影响力十分深远持久。但这也导致长期以来学界普遍忽视了语言运用(对应于语言能力)和统计概率(statistical probability,对应于语法规则)等因素对语法系统的形成所能起到的作用。

      最近的20年里,随着儿童语言研究的深入和多语种语料库的发展,语言学界开始对这些传统观点提出挑战。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新理论,是由Hawkins[8;9;10]提出的以语言运用和语料频率为基础的学说。该理论自1994年提出以来,已获得一定的验证基础,并处在不断修正演变过程中。本文就Hawkins最近提出的领域最小化原则[10;又见3],从关系从句这一结构切入,集中论述该原则应用到汉语关系从句时的解释力以及所遇到的问题,以期对完善该理论提出可能的方向。

      2.Hawkins的领域最小化原则

      Hawkins的领域最小化原则,是基于他早先提出的“直接成分尽早”原则(Early Immediate Constituents)[8;又见2])发展而来。Hawkins认为,人类语言处理系统(human parser① )倾向于简化相连的语言成分和各成分之间约定俗成的语法和语义关系。也就是说,人类语言处理系统在加工处理语法和语义上的组合(combination)、依存(dependency)关系时,偏好领域最小化。领域越小,句法结构和语义内容越简单,语言的加工处理就会越容易[又见3]。这种结构领域最小化的倾向,与认知心理学中人的信息加工能力受限于暂时记忆的提法[14],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Hawkins的这一原则也常常为从事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学者拿来,作为理论根据,来探究句子层面上的语言实时加工过程。

      领域最小化原则不仅可以对句子加工有启示作用,而且可以用来解释诸多的语言学现象,包括动词和介词的语序倾向毗邻、wh-移动句空位② (gap)和占位代词(resumptive pronoun)交替出现等普遍适用于多种语言的规律,具有很广的涵盖面。Hawkins还进一步提出了表现一能力对应(performance-competence correspondence)的假说,即“经约定俗成固定下来的句法结构同语言运用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偏好程度呈正相关,这一点可从语料库中不同语言结构的选择趋势和心理语言学实验的加工容易度上得到验证”[10:3]。Hawkins认为效率性(efficiency)和复杂度(complexity)可以解释说话者更倾向于产生某些结构、而非其它可能的但相对复杂的结构,以及不同语法结构在出现频率上不尽相同等现象。并且,有效加工语言的这种倾向在人类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被逐步固化到语法中。

      这种“加工驱动语法”的观点,相对于Chomsky的天赋说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说服力,因为它不仅观察到语法现象或跨语言的普遍事实,而且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解释,即所谓的与生俱来的语言表征能力,不仅仅是存于大脑中的语言机制(language faculty)预先规定的原则和参数所赋予的,也是语言加工机制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受简化、有效原则指导下选择的结果。Hawkins的这一提法使得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不再迥然对立,而是体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推动人类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因此,从语言哲学角度上看,如果说Chomsky提出了语言理应如斯的观点(即天赋如此),那么Hawkins的理论则更进一步,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语法为何如斯的问题(即运用上的选择③ )。

      然而任何一个理论,都有其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本文将就Hawkins的领域最小化原则在应用到汉语关系从句这一独特结构时所作的预测,来讨论理论预测与实证结果的对比,并评述该理论正确与有待商榷之处。本文之所以选择汉语关系从句作为切入点,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Hawkins理论涵盖了语言类型学、语料库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学科的各种数据,既作为立论依据,又辅佐了论证。该理论旨在揭示可普遍适用各种句法结构的语言加工内在机制。因此,该机制如果成立,也能应用到汉语语法中去,并做出可以得到验证的推论。第二、汉语关系从句的结构比较独特,且在语言类型学中难以归类[7]:几乎所有具有V0语序的语言(如英语),其关系从句都后置于中心词④ (如);而汉语具有VO语序,其关系从句却前置于中心词(如)。因此,汉语关系从句可以作为很好的个案,来验证、评估Hawkins的理论。

      3.填充词—空位域(FGD)及其在关系从句上的应用

      就加工关系从句这一问题,Hawkins在领域最小化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填充词—空位域⑤ (Filler-Gap domain或FGD),即加工填充词—空位依存关系所需的最小领域。它由填充词(即c-统制的母结点)统制下的所有结点总和的最小集合组成,以确保在连接填充词和同标的次范畴词(subcategorizer)的路径(path)上,语言加工器能够识别出空位并完成对空位的加工。在Hawkins理论体系下,次范畴词指的是动词,而不是通常意义下填充词—空位依存关系中所指的空位(gap)。因此,路径是指在填充词和关系从句里的动词之间的句法层级结构距离,而非线性直线距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