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关于表程度义的“极”能否作补语和作补语时的词性问题,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大致说来有两种看法:一种以杨荣祥(2004、2007)、刘丹青(2005)为代表,认为古代汉语中不存在程度副词作补语的情况。一种以吕叔湘(1981、1982)、张谊生(2000)为代表,认为近现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极”可以作补语。 杨荣祥(2004)通过对“VP+甚\极”格式的分析,认为这一结构中的“甚\极”是形容词,而非副词,“VP+极”应该分析为主谓结构,“极”是对VP的状态加以陈述、说明,程度副词不能作补语。对于宋代部分带“得”字补语标记的述补结构,杨荣祥认为其中的“极”不是程度副词,而是形容词。刘丹青(2005)也认为古代汉语不存在程度副词直接在形容词后表程度修饰的结构。古汉语里经常会出现“甚”在形容词后的用例,但这是“甚”字用在谓语位置表程度的用法,“甚”是形容词。关于“好极了”这类用法,刘丹青认为“古代汉语中‘极’没见到此类用法”。两位先生所说的都是古代汉语的情况,并且杨先生也没有否定现代汉语副词“极”可以作补语的情况,他在脚注里提到:“至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很多人把‘好极了’中的‘极’看作程度副词作补语,从共时平面看,将其看作副词中的例外现象当然是可以的,但从历时发展来看,把这种‘极’与作状语的副词‘极’看作同一个词的两个不同义项也无不可。” 吕叔湘(1981:287)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形|动+极+了(精神好极了|菠菜新鲜极了)”结构中的“极”视为副词。他在《中国文法要略》一书中同样将放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的“很”和“极”视为副词,如“好得很,就是这么说”,“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吕叔湘1982:148)。可见,吕先生是不否认副词可以做补语的。张谊生(2000)从现代汉语层面对程度副词作补语作过详细的考察,将现代汉语中能够充当补语的程度副词分为兼职充当补语的可补副词和专职充当补语的唯补副词,统计出现代汉语中的可补副词一共有16个,唯补副词也有16个,“极”属于可补副词。 对于副词“极”能否作补语的问题,以上两种观点的前提是不同的,因此难以说谁对谁错。但是如果说“极”在古代汉语中不可以作程度补语,或者说位于形容词或动词后表程度的“极”不是补语而是谓语,而在现代汉语中可以,那么,程度副词“极”作补语的用法究竟起于何时?判定标准是什么?本文立足于“极”的历时演变过程,探讨程度补语“极”的产生、功能发展,同时结合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同类现象,探讨程度补语“极”的来源及程度副词作补语的理据。 2 “极”的历时演变及主观化过程 《说文·木部》:“极,栋也。”① 徐锴系传:“极,屋脊之栋也。”“极”的本义是房屋的中栋,正梁,正梁是古代房子的核心,是房子最高的部分之一。“极”本是个空间处所概念名词。在历时发展过程中,“极”的词义发生变化。我们结合各个时代“极”的发展情况,考察“极”的历时演变过程。 2.1 语义的演变 2.1.1 词义的泛化 词义是认知概念化的结果,是人类基于客观现实的体验抽象化出来的,人类的认知隐喻能力使其可以通过跨域表达的方式描述变化,一般都是从具体域向抽象域映射。“极”是一个具有指称意义的空间处所概念名词,最初表达房屋这一空间中“最高的部分”,如果仅仅用于这么一个空间域,那么“极”使用的范围非常狭窄,不符合汉语一词多义的趋势,也无法满足表达的需要。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视角逐渐发生转移,不再注意初始词义概念化的环境——房屋这一空间,注意的焦点仅保留原来词义的一部分——极点。这样,“极点”义使用的范围便开始扩大,词义随之泛化。名词“极”在文献中用例很多。如: (1)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庄子·则阳》) (2)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周易·系辞上》) (3)君不忘臣,臣尽其力。上天苍苍,不可掩塞。觞酒二升,万福无极!(《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以上三例,只有例1中的“极”用的是本义,“极”由最初表示“房屋的极点”扩大到可以表示“宇宙万物的至高点”、“幸福的极点”等等,使用的事件域扩大,名词的指称性质逐渐弱化,词义便泛化了。 2.1.2 “极”获得[+极性量]的认知动因 [+量]是程度表达必不可少的语义特征之一。名词“极”本为空间处所词,汉语中“表示程度的词语,常常是某些处所词,例如:‘极点’、‘……地步’、‘哪里’,这更说明,程度义跟处所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确实是从处所义虚化而来的”(王宜广 邵敬敏:2010)。隐喻是“极”获得[+极性量]的认知动因。名词“极”是个静止的点,本身没有[+量]这一语义特征,[+量]必须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方可体现。在表达事件达到“极点”的过程中,获得了[+极性量]。如图1: 语义泛化后,“极”的指称意义弱化,所代表的“极点”随之模糊化,继而在“基点——极点”的变化过程中,整个话语表达获得[+极性量]。如: (4)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鬼谷子·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