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体”在汉语中有多个名称,如“动相”(吕叔湘1942)、“态”(高名凯1948)、“动态”(赵元任1979)、“情貌”(王力1985)、“时态”(陈平1988)、“动态范畴”(胡明扬1996)、“体貌”(郑定欧1996)、“时体”(戴耀晶1997)、“动貌”(杨素英2000)。虽然汉语是缺乏印欧语等语言那样的狭义形态的语言,但多数语言学研究者对于汉语中“体”这个语法范畴由虚化的特定的语法标记表达这一观点却是没有争议的。对于汉语“体”标记研究的成果颇多,下面我们只对生成语法背景下的体标记研究作一个简单的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自己的句法分析。 2. 形式句法框架下的体标记研究及其局限性 2.1 体标记的句法结构分析 2.1.1 体标记源于体貌短语的中心词位置 Huang et al.(2007:41-8)①认为现代汉语主要有五个体标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出现在动词之前的自由语素,包括完成体标记“有”和非完成体标记“在”。第二类为黏着的词缀形式,包括完成体标记“了”和“过”②,以及非完成体标记“着”。 在管辖与约束理论中期,生成语法理论假设体标记生成于动词短语之上的体貌短语的中心词Aspect的位置。这样的假设可以很好地解释位于动词短语之前的体标记“有”和“在”的句法行为,却难以对三个位于动词之后的体后缀“着、了、过”的句法行为作出解释。为了在此理论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圆满地解释三个体后缀“着、了、过”在句中的分布,人们提出了两种移位的方法:一种是假设动词向位于Aspect节点下的体标记爬升的“动词提升说”;另一种是假设位于Aspect 节点下的体标记朝动词下降,随后在逻辑式(LF)层面又移回到Aspect节点下的“词缀下降说”。 2.1.1.1 动词提升说 动词提升说假设在结构上处于较低位置的动词向上移动到较高的Aspect节点处,和源于Aspect节点处的“着、了、过”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表面的“动词+体标记(着、了、过)”语序。动词提升后留在中心词V下的痕迹因位于已移走动词的成分统治辖域内而得到了应有的先行语管辖,因此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然而,动词提升说不能解释下列现象。 (1)a.他在大声唱歌。 b.*他大声在唱歌。 a.我没有悄悄地回家。 b.*我悄悄地没有回家。 (2)a.他大声唱着歌。 b.*他唱着大声歌。 a.他悄悄地回了家。 b.*他回了悄悄地家。 a.那个家伙赤手空拳杀过老虎。 b.*那个家伙杀过赤手空拳老虎。 (选自Huang et al.2007:44-5) 从(1)组的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修饰语“大声”和“悄悄地”出现在动词前、体标记“在”、“有”之后,否则就会产生(1)b等不合法的句子。由此可见,这些修饰语是嫁接到υ’上的附加语成分。 从(2)组各例中可以看出,根据动词前的修饰语成分嫁接到υ’上的观点,动词提升会造成(2)b等例句中“动词+体标记(着、了、过)+附加语”的不合法语序(如(3))。 (3)
2.1.1.2 词缀下降说 Pollock(1989)和Chomsky(1991)为了解决上述动词前的附加语问题,提出了I-至-V的词缀下降分析法。有人建议在汉语的表层结构上将处于中心词Aspect中的体标记下降并嫁接到动词的右边(如(4))。词缀下降说能够很好地解释体后缀位于动词之后的现象,也能为动词前附加语在句法上的分布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词缀下降说违反了移位只向上而不向下的理论假设,即它在理论上违反了空语类原则,下降后留在中心词Aspect处的痕迹由于缺乏成分统治而得不到有效管辖(参见李梅、赵卫东2008)。 (4)
在管辖与约束理论以及最简方案雏形期阶段,生成语法理论认为S-结构并非句法过程的最终阶段,只要不影响到语音形式,出了问题可以在逻辑形式中进一步解决。词缀下降说违反了空语类原则的要求,大可以在逻辑形式移动过程中将I与V的复合体I-V再移回到I原来的位置上,使之符合空语类原则的要求(参见石定栩2002:324)。体标记下降后形成的屈折动词复合形式“V+(着、了、过)”在逻辑式层面上再提升到Aspect节点下,构成一个有效链以使下降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得到应有的管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