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五十年之争

作者简介:
姜孟,复旦大学外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副教授,外语教育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认知神经语言学及英语教学法研究,电子邮箱:jiangmeng1973@163.com(上海 200433)。 邓小燕,四川外语学院2008级研究生(重庆 400031)。 欧平娅,四川外语学院2008级研究生(重庆 400031)。

原文出处:
当代外语研究

内容提要: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是半个世纪以来二语习得研究中一个重要且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回顾五十年来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产生、发展以及该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支持者和反对者的不同观点,对关键期是否存在、关键期为何存在、关键期存在于何时、是否有统一的关键期等几个核心问题分别进行了论述。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2 期

字号: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简称CPH)是过去50年(1959~2009)二语习得研究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各自立场和观点出发,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提出了各种解释“学说”,其影响巨大,遍及语言学界、发展心理学界、外语教学界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界。上世纪末,美国二语习得专家Birdsong(1999)再次强调:“关键期问题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具有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对关键期问题的讨论对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外语课程的设置以及外语教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对关键期假说的产生、发展以及该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加以梳理,主要围绕关键期是否存在、关键期为何存在、关键期存在于何时以及是否有一个统一的关键期等几个核心问题进行论述。

      1.“关键期”生物缘起

      关键期这一概念源于生物学,是20世纪下半叶生物学中最为著名的发现之一,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1935年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发现,小鹅在刚出生的20小时以内,有明显的认母行为。它追随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着的生物体,并把它认成“母亲”。当小鹅第一个见到的是鹅妈妈时,就跟鹅妈妈走,而当小鹅见到的是洛伦兹时,就跟随洛伦兹走,并把他认成“母亲”。可是,如果在出生后的20小时内不让小鹅接触到活动着的生物体,过了一、二天后,无论是鹅妈妈还是洛伦兹,尽管再努力与小鹅接触,小鹅都不会跟随,即小鹅的这种认母行为丧失了。洛伦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imprinting)现象;把“印刻”现象发生的时期称为“发展关键期”。

      动物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刚生下来的仔猫是睁不开眼睛、看不清物体的,但却能透光。通常要到8、9天后才能睁开眼睛,看见东西。如果在这可以透光但是还睁不开眼睛的8、9天内,用手术方法把仔猫的眼皮缝上,使光一点儿都透不进去,9天后,再拆线把眼睛打开,这只猫就成了盲猫。仔猫出生后的这8、9天就是其视觉发展的关键期。山羊也有敏感期,如山羊在出生后的最初5分钟内就必须与母山羊建立联系,否则再回到母山羊身边就会受到攻击。而出生5分钟以后离开母亲的羊羔再回到母山羊身边时却能相安无事。Gould和Marler(1987)对白冠雀的研究也表明,成年雄雀的叫声中含有某些特定的音符,这种音符能自动触发雄雏雀脑中的收录装置,雄雏雀只有出生后的40~50天内听到成年雄雀的叫声,日后才会呜叫。过了这段时间,即使听到成年雄雀的叫声,也不会呜叫。雄雏雀出生后的这40~50天的时间就是其呜叫行为发展的关键期(杨连瑞2004)。

      在胚胎学和发展心理学中,关键期是一个关键性概念。一个孕妇服用一种药物对胎儿有无破坏性后果,取决于胎儿当时处于哪一发展阶段。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也与时间关系密切。幼儿在成长发育的最初几年有一系列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性的关键期或敏感期(如手眼协调能力、行走能力,对细小物品的敏感性,对社会情感的敏感性,生活的节律性和行为的秩序感等),错过了该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一般的做法是,怀孕后的6周是人类胚胎最容易受损的关键期;妊娠头3个月内是胎儿出现先天缺陷的关键期;4~5个月是婴儿辨别生人和熟人的关键期;5~10个月是大脑发展关键期;0~4岁是儿童视觉发展关键期;3~4岁是幼儿智力发展关键期;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关键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Flavel et al.2001;Feldman 2006)。

      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关键其问题比原先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一些研究表明,许多特定的关键期似乎只存在于某些物种之中,即使是鸟类,也有不发生印刻反应的特例。有些从种系上非常接近的物种,其关键期却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人们对敏感期的长短是否仅仅受遗传制约以及经验起什么作用都存在很多争议。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关键期之后,如果将适宜的刺激呈现足够长的时间,同样能产生印刻现象。因此,学界开始接受一种比较有弹性的看法,即对某些物种来说,可能有一个特殊的关键期,但特定的文化可以改变关键期的后果(王振宇2000)。

      2.第一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

      Penfield和Roberts(1959)最早把关键期概念引入到语言习得中,提出“最佳年龄”(The Optimum Age)概念。他们认为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是在10岁以前,在此期间大脑保持着可塑性,但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可塑性开始消失,这是大脑左半球语言功能偏侧化(lateralization)造成的结果(陆效用2004)。1967年,心理语言学家Lenneberg出版了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一书,发展了这一观点,首次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他认为,语言习得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过程,仅由直接接触方式进行的自然语言习得只可能发生在语言习得关键期内,这大约在2岁至青春期之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Chomsky提出了生成语言学理论,目的就在于揭示为什么语言如此复杂而儿童却能在短短数年内学会说话。他认为这是因为大脑中存在一个内在的语言习得机制,或称普遍语法,它能够帮助儿童积极有效地习得母语。因此,在语言习得的生理性上,他的观点是与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一致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