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方言指山西境内的晋语和中原官话(参看《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本文所说的人称代词指三身代词单、复数在主宾位置上相互转换的表现形式。 就单、复数转换关系来看,山西方言的人称代词有变调、异根、合音、附加四种表现形式。这四种形式有的是独立使用,有的是两种或几种形式并用,有的是同一种形式的叠加,还有的是同一种构成式的不同语音形式的反复叠用或在不同语法位置上叠置使用。概括起来,有单纯型、并用型、叠加型、叠用型和叠置型五种。 壹 单纯型 1.1 单纯附加法 在单数后附加词尾“们、弭、每、家”构成复数。这四个词尾的语音及地域分布大体如下:
分别举例如下:
山西方言人称代词单纯加“们”的说法很少,大多都与合音或变调等同时使用。左权除了单纯附加法外,还有一种叠加的复数词尾。参见下文3.3。 1.2 单纯合音法 词尾的音节附着在词根上。
有些语音形式我们目前无法判断其本字,例如灵石方言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词根为“
”应该是一个合音形式,因为在当地单字音系统中没有[ya]韵母,但是“那家”或“人家”合音的声母脱落形式,还是“兀家”的合音形式?平顺、黎城等方言的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词根为
,是单音节还是合音形式,其本字为何字?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1.3 单纯变调法 通过改变调值来区别单、复数。多见于晋南中原官话汾河片。虽然这些方言同时大都有附加词尾的说法,但在句子中单纯变调就完全可以区别单复数意义。例如:
贰 并用型和叠加型 并用型是附加、合音、变调、异根并行于同一方言中,或第一、二人称用合音,第三人称用附加,或第一人称用异根,第二三人称用附加等等。叠加型即变调、异根、合音和附加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形式叠加在同一个人称代词上表示复数意义。并用型与叠加型各片都存在,可以独立使用,但更多的是相互结合使用。 2.1 并用型。例如A“合音—合音—附加”,B“异根—合音—附加”:
高平方言第一、二人称复数的词尾在口语交际中可以丢掉,第三人称则必须加词尾。 2.2 叠加型。例如A“变调+附加”、B“附加+附加”:
2.3 并用型+叠加型。例如A(合音+变调)—(合音+变调)—(附加+附加)、B(异根+合音)—合音—(变调+附加)、C(异根+附加)—(合音+附加)—附加、D附加—(合音+变调+附加)—(异根+附加)、E(合音+变调+附加)—(合音+变调+附加)—附加:
还有“(异根+附加)—(合音+附加)—(合音+附加+附加)”型。兴县第三人称略为复杂,单列。
叁 叠用型 叠用型指一种人称代词的各种形式同时使用于同一方言中。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已经排除了不同地域的不同说法,这里列举的都是同一市县同一地域的不同说法(在同一个人口语中可自由替换)。这些叠用形式可能是源于不同方言的频繁接触。 3.1 不同词尾的附加形式叠用。有的是同一词尾的不同历史层次读音形式的叠用,如高平北诗、长治,有的是同一词尾非叠加形式与叠加形式叠用,如平顺阳高乡车当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