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英语名词的修饰语有前置和后置两种,它们都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价值。综观已有的有关前置修饰语和后置修饰语(以下称“前置/后置修饰语”)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可以充当前置/后置修饰语的语言形式、前置修饰语的位置排列、关系分句的分类和用法等。而对前置/后置修饰语之间是否存在语义和功能差别、它们能否相互转化等问题则少有人论及。除此之外,已有的研究主要是描写性的,对现象做出解释的成果,特别是从同一理论视角对前置/后置修饰语的使用选择和相互转化做出解释的成果较少。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次范畴化的角度对英语名词词组中前置/后置修饰语的选择与转化作出统一解释。 2.次范畴化 2.1 次范畴化的内涵和认知特点 次范畴化是在范畴的基础上切分出下位范畴的认知活动,是对已知事物的再次分类,具体说是以范畴成员的个性特征为参照对范畴成员进行下属范畴切分[6]。次范畴化具有暗含对立次范畴和以范畴成员属有特征为参照两个认知特点。暗含对立次范畴是指人们以事物的某一特征为参照对事物范畴进行次范畴化时,该过程在逻辑上暗示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次范畴的产生,一个是具有该特征的次范畴,即“是类次范畴”,另一个是不具有该特征的次范畴,即“非类次范畴”[6]。暗含对立次范畴是次范畴化最为本质的认知特点,它反映的是次范畴化这一认知活动的必然结果。以范畴成员属有特征为参照是指人们在对事物范畴进行次范畴化时必须以范畴成员所具有的属性特征为认知参照,亦即分类标准。次范畴化要以范畴成员的属有特征为参照,原因是只有属有特征才能与范畴成员产生认知关联,才能将范畴的内部成员区分开来。范畴成员的属有特征有恒久性和临时性两种,恒久性属有特征是范畴成员本体的一部分,它与范畴成员的存在过程同在;临时性属有特征是范畴成员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临时具有的特征,它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与范畴成员同在。范畴成员的恒久性和临时性属有特征都具有区别功能。恒久性属有特征因与范畴成员的存在过程同在而具有恒久的凸显性,它因反复被感知而概念化,并因此获得将范畴内部成员区分开来的区别功能。临时性属有特征虽然只临时性地与范畴成员同在,但特定的时空范围赋予它一时的凸显性,它就因此而被感知和概念化,并获得在特定时空范围内将范畴内部成员区分开来的区别功能。 2.2 次范畴化的结果及其语言表征方式 次范畴化是对已知事物进行再分类的认知活动,其结果是产生次范畴:以恒久性属有特征为参照对事物范畴进行的次范畴化是恒久性次范畴化,其结果是产生恒久性次范畴;以临时性属有特征为参照对事物范畴进行的次范畴化是临时性次范畴化,其结果是产生临时性次范畴。语言是认知的产物,是人类认知结果的符号表征。作为次范畴化的结果,次范畴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并生成相应的语言形式。关于次范畴在语言中的表征方式,Ungerer & Schmid[5]认为有词和包括复合词与“形容词+名词”组合在内的复合结构两种。毋庸置疑,这两位学者的观点反映了语言的客观实际,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未对此展开深入讨论,他们没有提及“名词+后置修饰语”的复合结构,也没有提及词和词组表征方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我们认为,次范畴有不同的分类,不同的次范畴有不同的表征方式。恒久性次范畴是认知特征非常稳定并已固化或半固化为百科知识的次范畴。根据次范畴化时不同的概念化方式,恒久性次范畴又可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种。隐性恒久性次范畴是事物本体与其恒久性属有特征被整体概念化为一个概念所形成的次范畴。根据表征方式与概念化方式相同的原则,这类次范畴的表征方式是整体表征,即事物本体和其属有特征合并表征为一个概念单位,具体说是用单纯词表征,如英语中的terrier和汉语中的“驹”都是单纯词,它们分别表征DOG和“马”这两个范畴的恒久性次范畴。显性恒久性次范畴是事物本体与其恒久性属有特征被分别概念化为不同概念所形成的次范畴。这类次范畴的表征方式是分体表征,即事物本体和其属有特征分开表征为两个概念单位,具体说是用复合词或词组表征,如classroom,young man,mistakes typical of beginners和“葡萄糖”、“自行车”等,它们分别表征ROOM,MAN,MISTAKE和“糖”、“车”等范畴的恒久性次范畴。临时性次范畴是认知特征不稳定和未固化为百科知识的次范畴,它们是以临时性属有特征为参照对事物范畴进行次范畴化的所得结果,其临时性属有特征与事物本体之间的同现关系非常松散,因此这类次范畴在认知时只能被分体感知和概念化,其表征方式只能是分体表征,具体说是用词组表征,如the book on the desk,the man who called yesterday和“昨天买的钢笔”等即是如此,它们分别表征DESK,MAN和“钢笔”这些范畴的临时性次范畴。 由上可知,次范畴的语言表征方式有整体表征和分体表征两种,其中分体表征又有“前置修饰语+名词”和“名词+后置修饰语”两种表征方式。这两种表征方式都是“主从”结构,其中名词为“主”,修饰语为“从”。显性次范畴被表征为“主从”结构,这反映了语言结构与概念结构之间的映照关系。如上所述,显性次范畴是事物本体与属有特征分体概念化的结果,其中事物本体与其属有特征之间存在主从关系:事物本体为主体,属有特征从属于主体。这种关系来自于人们对客观世界中事物与其特征之间关系的认知和概念化,投射到语言中就生成“前置修饰语+名词”和“名词+后置修饰语”这样的“主从”结构,其中名词表示事物本体,修饰语表示事物本体的属有特征。 3.前置/后置修饰语的认知功能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