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乞大》是朝鲜时代汉语口语教科书之一,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珍贵语料。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同时代出现了多种版本,目前广为流传使用的版本主要有四种,即《原本老乞大》(简称《原本》)、《老乞大谚解》(简称《谚解》)、《老乞大新释》(简称《新释》)和《重刊老乞大》(简称《重老》)。本文以《原本》为主的四种本子为语料①,对其中的饮食类动词进行爬梳整理,通过对“吃”、“喝”、“饮”等主要饮食动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比较,进一步窥探饮食类动词在诸版本中的历时更替,同时也可以通过同类词语的历时更替来鉴别不同版本的刊刻时代。 一 四种版本饮食类动词使用情况调查 1.1 四种版本饮食类动词的使用数量调查 据调查,《原本》、《谚解》、《新释》和《重老》中的饮食类动词主要有“喫(吃)”、“喝”、“饮”三个,其中表“吃东西”的意义在古代一般写作“喫”。由于同一版本中出现了两种书写形式,我们分别进行了统计。现把它们在四种版本中的使用频率情况列表于下:
从上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饮食类动词“喫”的使用频率最高,“喝”和“饮”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其中在《新释》中“吃”替代了“喫”的书写形式,仅有三个“喫”遗留下来。 1.2 “吃”、“喝”和“饮”在四种版本中的搭配情况 (一)吃 饮食类动词“吃”在《原本》里是一个使用功能最强的词。它可以和各种食物名词搭配使用。例如:
饮食类动词“吃”在《谚解》、《新释》和《重老》中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都能与固体食物和流体食物搭配使用,只是使用范围缩小了一些。主要是与液体宾语搭配使用时,饮食类动词发生了变换,多反映在《重老》中。和“酒”搭配使用时,多用“喝酒”,很少用“吃酒”了。举文献中的例子对比如下:
“吃”在四种版本中的用法相差不大,都能与固体食物和流体食物搭配。从上面我们统计“吃”在各版本中的使用数量看,基本持平。由此可见,“吃”作为一个进食动词,在《老乞大》诸版本中基本上维持着近代汉语以来“吃”用法的原貌。 (二)喝 饮食类动词“喝”在《老乞大》诸版本中出现的频率相差悬殊。在《原本》和《谚解》中“喝”分别出现一次。
“喝”在《新释》中出现7次,在《重老》中出现11次,主要和“酒”、“水”等液体物质搭配。例如:
(三)饮 饮食类动词“饮”在《老乞大》诸版本中出现的频率呈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原本》和《谚解》中出现的频率大致相同,一种是在《新释》和《重老》中出现的频率大致相同。例如:
“饮”主要跟液体宾语搭配,其中人进食的“饮”一般和“酒”搭配;牲畜进食的“饮”一般和“水”搭配。但在《新释》和《重老》里动物饮水可以用“喝”。例如:
二 四种版本饮食类动词的分析比较 2.1 四种版本饮食类动词的使用数量比较 从上文对饮食类动词的使用数量统计可以看出,“吃”在四种版本里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饮”和“喝”。“吃东西”的“吃”在唐宋时期是口语常用词,在古代通常写作“喫”。王力(1980:109)认为“喫”这个字大概在唐代才开始写作“吃”。它具有“吃”、“喝”和“饮”的语义。《篇海类编·身体类·口部》:“喫,饮也。”《朱子语类》卷二七:“如一椀水,圣人是全得水之用,学者是取一盏喫了,又取一盏喫,其实都只是水。”从这些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喫”自产生后就分担了多个词义的功能,这也是它在早期文献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老乞大》里“喫”的使用频率仍然占优势。 “饮”的使用数量相对也较多。其原因是古代的“饮”,不但包含了现代汉语中“喝”的全部词义,而且比“喝”的用法更广泛。“饮”自先秦就已使用,“喝”在宋代才开始在书面语中出现。在《老乞大》诸版本中,虽然出现了“吃”、“饮”、“喝”等表饮用义动词同时并存的局面,但是,“喝”的用例还不多见,“饮”是主要的饮用义动词,因此“喝”在《老乞大》诸版本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