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陈平(1991)曾对指称词语在语篇中的用法,包括在言语交际中言者和听者双方是如何使用和理解指称词语等问题有过如下精辟的概括: 指代词语的用法。任何语言都有特定的语言手段,可以用来指示或者代替语境中的某个成分,可以用于指代的语言手段往往不止一种,因此,在具体场合中发话人要对某个成分进行指代时会出现选择哪一种指代形式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具体场合中往往不止有一个事物存在,受话人在碰到一个指代词语时也有一个确定其所指对象的问题。这类指代词语的选择和理解的问题,主要得通过话语分析来寻求答案(陈平1991:66)。 从上述陈平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言语交际中,言者在使用某种类型的指称形式时,要想将自己的指称意图使听者能正确的理解,那么就得站在听者角度来选择对方能够理解的形式;而听者对言者指称的理解,就是要使自己能够成功地从大脑的篇章心理表征①中搜索并提取一个合适的、上下文曾提及的实体作为自己确认指称的对象。从这种意义上讲,对指称的理解实际是一种对表征确认的心理认知过程。 本文将以汉语书面叙事语篇为材料来研究其中的人物指称问题。我们主要从考察不同类型的人物指称成分在语篇中的分布入手,分析出现在语篇各种位置上的人物指称成分的表现情况;并引进“交际事件”的“时空组织”概念,从叙事语篇的结构看指称成分的语篇功能。 2.本研究使用的语料 我们选用的叙事语篇的内容来自电影“梨子的故事(The Pear Stories)”(Chafe 1980)。这部电影是1970年代中期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Wallace Chafe教授设计的。电影时长不到六分钟,彩色,有声,但无对白与字幕。它是在加州北部靠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地方拍摄的。该电影主要讲述了几个小孩偷水果的故事。其情节大致如下:一位农夫在收获梨子,但这些梨子后来被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孩儿偷走了。这个男孩儿骑车载梨时在路上被石头绊倒,得到路上另几个男孩儿的帮助,然后送梨给他们表达谢意。后来得到梨的男孩们路过农夫处遭到怀疑。 本研究选取了国内某高校的40位在读本科生(男女生都有,年龄在18-20岁)作为被试,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方言区,但都会使用普通话。我们让被试观看这个短片,然后让他们把看到的电影故事通过书面方式记录下来,不增添电影情节之外的任何想象,我们也不对他们做任何提示。最终,我们搜集了32篇书面语“梨子的故事”语篇,除去不合要求的②12篇,把剩下的20篇(共计7720个汉字,平均每篇约385个汉字)作为本研究的语料来讨论汉语书面叙事语篇中人物指称的相关问题。另外,在本文的相关研究中,我们也会借用Mary Erbaugh于1976年在台湾国立大学搜集的20篇口语的“梨子的故事”语篇语料③。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叙事语篇的人物指称问题。这里所谓的“人物指称”就是用特定的语言手段来指示或代替故事情节中的某个人物角色。“梨子的故事”这部短片中涉及有多个人物角色。我们下文只研究故事中的中心人物——“偷梨的小男孩”在语篇中的指称问题④,因为这个人物参与的故事情节最多,与其他人物联系最广。另外,我们选用无声电影的叙事体语料作为研究指称的对象关键是在于考察说话人在没有任何语言提示的情况下,是如何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来指称人物对象的,之所以选择某种指称形式而非另一种其动因又是什么?这正是我们研究的兴趣之所在。 3.人物指称的类型及其在书面叙事语篇中的分布 在我们所使用的20篇书面叙事体语料中,对电影故事里“偷梨的小男孩”这一人物角色的指称共有209次。这些指称成分可分为代词指称和名词指称两大类⑤。根据它们各自指称成分的内部语法语义特点可分别分为3个和6个次类。 表1是我们在考察了20篇书面叙事体语料的基础上,对人物角色不同类型指称的分布情况做的归纳。 表1 人物指称成分的类型分布表
从表1可以看到,在209个语篇人物指称成分中,代词指称和名词指称两大类使用数量相当,只有9个之差。在各自的次类中分布情况很不均匀。代词“他”的使用多达106个,几乎是整个代词指称大类的使用类型,同时也超过了整个指称数量的一半;“[人物活动]”是指在该类指称成分中,代词前有表示人物活动的修饰语,如例(1)中的“看到水果的他”和“本来想拿一个果子的他”:
这种指称类型很少只有上述两例。使用反身代词指称也很少,只有下面例(2): (2)男孩摔在地上,他自己卷起裤腿看了看伤口。 名词指称成分的类型相对代词而言要复杂一些。若做进一步归纳,名词指称成分可以分为有修饰语和无修饰语两类,而复杂的是前者。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人物活动]+名词,它相当于一个修饰人物名词关系从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