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中国式的社会启迪

作 者:

作者简介:
田建光 大河网主任

原文出处:
网络传播

内容提要:

网络问政首要在“政”,是政府部门通过互联网来问政,来为施政服务。因此,网络媒体参与网络问政,必须站在“政治家办网”的高度,立足网络并跳出网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依靠政府问政。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1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08年6月20日对于网络问政来说是个标志性的日子。当天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他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他还说,互联网是我们“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紧接着,温家宝总理做客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

      以此为标志,中国的网络问政全面展开。各地党委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纷纷“触网”,了解网络民意,倾听网络民声,汇聚网络民智,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而作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平台,中国的网络媒体做了积极探索,取得显著成效,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大河网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进行了一些探索。自2006年网络作品纳入中国新闻奖评奖范围后,《河南日报》、大河网互动栏目“焦点网谈”便获得了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之后,红网“百姓呼声”、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胶东在线“网上民声”、奥一网“网络问政平台”等网络问政类栏目相继获得新闻界最高奖。

      其实,网络问政首要在“政”,其原本就超越了媒体范畴,而属于政治范畴,是政府部门通过互联网来问政,来为施政服务。因此,网络媒体参与网络问政,必须站在“政治家办网”的高度,立足网络并跳出网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依靠政府问政。在这一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一定的误区,需要认真思考,找准网络媒体的定位,以及网络问政所应遵循的原则。

      网络问政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存在“政府缺位”。网络问政首要是“政”,是党委、政府通过网络的互动交流、监督平台作用,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行政能效的提高,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不仅仅是网络媒体问政。网络问政的主体应该是政府。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当前几乎所有的网络媒体都开设了类似的网络问政栏目,或者在论坛、博客、留言板甚至微博中开设有类似的时政栏目,但这些栏目人气虽旺,留言虽多,却多是自说自话,鲜见政府参与的身影,缺乏沟通政府的渠道,致使网上民意滔滔,一些政府机关、管理部门却还茫然不知。这一“脱离政府”和“政府缺位”的现象,不仅会挫伤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而且也会影响党委、政府在网民中的形象,更无法实现政府上网、高层问网的初衷。因此,网络媒体在参与网络问政中,必须让党委、政府成为真正的主体。

      误区二:片面地多监督少帮助。有个别网络媒体片面理解网络问政概念,以为网络问政就是通过网络质询、监督甚至质疑政府及政府官员,片面地强调监督、批评的功能。利用、运用网络媒体对政府实施舆论监督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网络问政不仅仅是监督政府,它既包括下情上达,让党委、政府通过网络了解网络民意,倾听网络民声,汇聚网络民智,也包括上情下达,政务公开,通过网络向群众宣传党委政府的各项政策,还包括相互沟通,民主讨论,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舆论监督的功用在于帮助、提醒甚至刺激政府,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在群众中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只有在更加宽泛的领域内理解网络问政,才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发挥出网络问政更加重要的作用。

      误区三:怕惹事成摆设。网络媒体互动性强,网友可以自由发言,给了群众畅所欲言、建言献策的广阔空间。但目前却有部分网络媒体错误地认为网民提意见、搞批评就是杂音,就是添乱,就是不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由于怕惹事,要么管理严格,容不得网上的不同声音,不同意见,要么只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用网友的打油诗说,就是“一张老脸,三年不洗。内容陈旧,文件过时。看过后悔,信则误事。现代工具,纯当摆设。”如2009年,安徽一家地方政府网站的“市民论坛”版块,有2000余条留言一直“待审”,无人处理。后来有媒体对此事作了善意提醒,管理部门竟然将全部帖子直接一删了之。其实,尊重不同声音和不同意见,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保障。在这个改革的攻坚期和多元化的时代,只有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只有倾听不同的声音,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才是真正的帮忙不添乱。

      网络问政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网络媒体在参与网络问政中,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特点和优势,做好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推动政府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实现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另一方面要依靠政府,通过政府部门的权威功能,解民忧、办实事,让群众更好地信任政府、理解政府、支持政府。这才是网络问政的应有之义。

      网络问政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网络问政所应遵循的途径:打造一个党委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

      在网络问政中,网络媒体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打造一个党委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促进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沟通和交流。

      《河南日报》、大河网互动栏目《焦点网谈》之所以成为中国网络史上的首个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就在于《焦点网谈》一方面在党报上反映网友的声音,另一方面在网上传达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成为“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新渠道,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新窗口。”2009年7月15日,河南偃师市一化工厂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震惊全国。偃师市政府一方面展开紧急救援,一方面及时通过大河网大河论坛向网民公布事故处理和调查情况进展,包括了所有人最关心的事故伤亡及污染处理情况等,网络成为外界第一时间了解事故信息的窗口,起到了让网友了解动态,消除疑虑的良好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