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资源课程”建设:案例与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本陆,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5;潘新民,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博士,河北 石家庄 050016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全资源课程”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出现的新课程形态。近年来,通过开发由纸质教材、辅教光盘、学科网站三部分组成的《课程与教学论》(第2版)课程系统,我们初步进行了“全资源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反思这次行动,我们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全资源课程”,有利于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强教材开发与教学研究之间的联系,有效丰富课程资源,同时,课程开发也将面临人力投入、教学服务、资源支持等新挑战。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5;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1)08-0007-06

      技术变革是课程形态变化的重要推动力。对此,一部学校课程发展史,已经给出了有力的证明。那么,在当今世界,又有哪些技术因素将对课程形态变化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呢?这是课程论需要认真关切和系统研究的一个大问题。我们认为,在当代社会,众多技术条件都可能对课程形态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信息技术是影响当今和未来课程形态变化的关键力量,有必要对其影响机制和应对策略进行具体而深入的讨论。本文尝试以我们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开展“全资源课程”建设的实践行动为案例,就信息技术导致的课程形态变化问题,做些粗浅探讨。

      一、关于“全资源课程”的基本理解

      毫无疑问,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数字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化技术构筑了新的交流平台(如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人们利用图形、图像、文字、声音及视频等来传递和获取信息,大大促进了人类文化知识更便捷、更广泛的传播和交流。可以说,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影响早已无孔不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这些新技术正在我们眼前引起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既影响着与生产和工作有关的活动,又影响着与教学和培训有关的活动。”[1]具体到课程领域,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网络课程、电子教材、学科资源网站等概念术语不断涌现,相关的实践案例更是层出不穷。这些探索,展现了信息技术对课程发展的重要作用,积累了整体探讨信息技术影响课程形态变化问题的有价值的材料。基于已有的各种实践和理论探讨,我们想使用“全资源课程”这一概念来整体定位信息技术条件下新的课程形态系统。

      “全资源课程”概念是教材出版机构较早提出来的,我们认为这一概念是有生命力的,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系统讨论和提升(对此,将另行专文分析)。总的来说,“全资源课程”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出现的新课程形态,其主要特点是:同一课程在不同层次上通过不同载体而同时表现和存在;或者说,一门课程具有多个分身,不同分身都承载着课程的基本功能,具有核心功能的同一性,同时,不同分身又各有特殊功能,具有互补性。例如,一门课程的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课程,就是同一课程的不同分身。和没有分身形态的课程相比,具有多层次、多载体的不同分身的课程,就可以称之为“全资源课程”。

      “全资源课程”意味着课程存在形态、使用机制和教学体系的重大变革,是信息化、高科技时代教材建设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数字化技术没有普及之前,纸质教材往往就是全部课程资源。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纸质教材在知识传播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其局限也显而易见。纸质教材的资源容量相对有限,更不易及时提供新的信息,在传播速度、组织方式以及呈现效果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局限性。在知识飞速增长的信息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各种数字化课程资源,并与纸质教材有机结合,建设更加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系列,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共同选择。我们认为,课程形态多样化,课程资源海量化、层次化、共享化、动态化,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整体融合,这是课程发展的大趋势,而“全资源课程”就是对这一趋势的概念表达。

      二、“全资源课程”建设:我们的案例

      如何在课程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丰富课程资源及其呈现形态,这是我们近年关注的问题。2009-2010年,我们利用承担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第2版)建设任务的机会,就如何具体开展“全资源课程”建设问题,做了一些实践探索。①具体说,课程的建设任务分为三个方面:纸质教材开发、辅教光盘开发、学科资源与学习网站建设。

      (一)纸质教材

      课程建设的基本工作是编写好纸质教材,“全资源课程”建设也不例外。经过不同学者长期的努力,目前国内已有多种版本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材,可谓各具特色。我们修订编写《课程与教学论》(第2版)的纸质教材,主要做了如下尝试探索。

      一是内容选择强调学生需要。这本教材主要是为师范教育本专科生编写的,这些同学今后将主要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为学生未来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打好价值观、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这是《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中小学教师主要是依托课程进行教学,因而,在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内容取舍上,这本教材采取了偏重教学的取向。在课程论方面,主要设计了教师需要掌握的课程基本理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校本课程开发等章节。在教学论方面,设计了教学基本理论、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课堂教学管理、教学设计等章节,内容相对齐全。

      二是整体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教材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使用,要有利于教学流程的展开,这是教材与一般学术著作的重要区别。为此,我们在教材体例结构上做了一些整体设计。每章包括三个大部分:目标导向与问题情境;正文;内容小结、阅读导航与扩展学习。目标导向与问题情境主要解决教学定向与教学动力问题。教材开篇提供的问题情境,主要来源于一线的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引发学生带着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去学习,它是激发动机的有效手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形式,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正文是教材的主体内容,主要强调基础性与前沿性、科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内容小结、阅读导航与扩展学习主要指向认识提升与实践能力发展。阅读导航关注专业文献的课外阅读,而扩展学习强调学以致用和技能训练,是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这样,通过教材的体例设计,合理安排了教学活动的基本流程,方便师生整体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