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国际交往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任友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 200062); 王觅,博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我国教育技术起步较晚,大部分理念和技术都是从国外引入并逐步加以本土化的。国际交往对于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作为我国首次全方位关注教育技术国际交往的研究,其意义就更为重要。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当前的主要途径有国内师生出访交流,国外学者来华作报告、进行合作交流,对国外学者进行专访对话,学者赴外参加国际会议或国内举办国际会议,以及翻译国外著作等。10年来,随着国际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其研究越来越广泛并走向深入,主要集中在学科发展、远程教育和学习模式等10个领域。这些国际交往使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研究领域得到拓展,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和规范。评估10年的国际交往,今后更应加强实质性合作研究,提高交流实效,重视国际项目合作,避免停留在表面或流于形式,要以一种平等合作、批判性、包容性的态度进行国际交流和对话。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1)03-0003-13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1.03.001

      一、国际交往的历史源头和研究背景

      1917年,陶行知从美国学成回国后,为推行平民教育,举办了大规模的千字课教学试验,在嘉兴试验时用了幻灯。20世纪20年代,一些学成归国的进步人士陆续把国外先进的幻灯机、留声机、电影放映机等媒体带入国内,用于推行平民教育,从此我国的电化教育开始了初步的发展。至今,电化教育的发展已有90余年,在这段历程中,中国的电化教育历经沧桑,得到了壮大发展。不管是从名称还是研究内容、内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诚然,这些变化、发展与学者在教育技术领域进行的国际交往是分不开的。

      中国电化教育最早期与国际的接触是1940年金陵大学(1952年合并于南京大学)孙明经先生赴美国考察教育电影,在纽约美国影片中心社和明尼苏达大学视觉教育中心目睹了美国纪录电影的成就。(维基百科,2010)随后,教育部于1947年选送萧树滋、白芷洁赴美攻读视听教育硕士学位,1947年廖泰初先生①被燕京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撤销)派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视听教育,1948年南国农赴美攻读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硕士学位。(李龙,2006)同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杜维涛先生翻译的戴尔的著作《视听教学法之理论》,这是第一部教育技术领域的翻译著作。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电化教育的实践需要系统的理论加以指导,于是国际教育技术的思想被引入中国。此时,人们对电化教育的名称、内容产生了质疑和争论,廖泰初先生在《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从国外名词术语的演变看“电化教育”》一文,(廖泰初,1982)随后陆续发表了《我们还要保留“电化教育”这一名词术语么?》(廖泰初,1986)、《今日中国的教育技术》(廖泰初,1988)等多篇论文。期间,由于受国外教育技术思想的影响,有几十篇文章争论电化教育的名称和内容,并就此问题多次举行座谈会。80年代末,由于当时还没有太多教育技术的专业书籍,于是业内学者开始引进国外的相关著作进行学习。如北京师范大学最早的教育技术学硕士导师尹俊华先生引进一些美国教育技术的原版著作,作为硕士生学习的读本,以此了解国际教育技术的研究,推动专业发展。

      在AECT1994定义公布之后,国内业内人士对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1995年初,《电化教育研究》发表了高利明的《教育技术学的AECT1994定义及启示》一文,深刻分析了教育技术的内涵和发展,提出了教育技术的定位以及面临的机遇,并揭示了该定义带给我们的启示。(高利明,1995)1999年,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组织出版了乌美娜、刘雍潜等人翻译的《教育技术:领域的定语和范畴》,(李龙,2006)于是国内掀起了学习、介绍美国教育技术的热潮。从此,中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国际交往开始了新的历程。

      21世纪以来,教育技术领域的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交流途径和平台越来越多,交流内容越来越丰富。毋庸置疑,国际交往有利于开阔国人的专业视野,促进教育技术的深入研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有利于活化专业发展思路,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和建设。10年来,学者们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国际交往主要致力于哪些内容?采取了哪些途径和平台?取得了什么效果?存在什么不足?这些问题对教育技术今后国际交往的开展,乃至学科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对21世纪中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国际交往(以下简称“国际交往”)展开研究。作为国内首次关注教育技术国际交往的研究,希望借此帮助人们宏观地了解国际交往现状,并为今后教育技术的国际交往提供参考。

      二、21世纪国际交往研究的设计

      1.国际交往的界定

      社会交往理论认为,完整意义上的交往范畴概括了全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和精神的变换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其活动、能力及其成果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手段为媒介的互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陈药泉等,1996)哈贝马斯提出,交往行为是以语言为全面沟通的媒介,通过交往主体的“对话”,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发生联系,形成一个相互理解和一致的共同语境。(哈贝马斯,2004)《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交往是由于人们共同活动的需要而在人们之间产生的那种建立和发展相互接触的复杂、多方面的过程。(武召,2002)

      不同的学科和主题对交往的定义不同。我们认为,本研究中的交往是人与人或共同体之间通过媒介,在物质和精神层面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影响的活动。因此,国际交往是中国与世界各国通过媒介,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对教育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互相交流、沟通、借鉴的活动。其中,物质层面是交往的显性内容,如书籍、期刊论文等,而精神层面是交往的隐性内容,如思想、观点等。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即收集相关文献,并进行比较、分析。对数据资料的处理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认为,当前国际交往的主要途径有:(1)国内师生出访学习、交流;(2)国外学者来华作报告、进行合作交流;(3)对国外学者进行专访、进行互动对话;(4)赴外参加国际会议等交流活动或国内组织国际会议;(5)翻译国外著作。对于以会议形式进行交流的人次,则不计入前两类的统计。

      因此,对于国际交往的研究,我们主要收集与以上内容相关的资料,获取资料的途径是联系多所高校的专家教授获取国际交往活动的资料、通过教育技术期刊、学报、学校网站以及本专业的其他资源网站收集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