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制度变革的进程中表现出了一些具有双轨性的现象,这些现象以实施手段偏离决策目的、局部公平掩盖整体偏倚、近期行为淡漠远期效果等特征反映出制度本身的缺失。对此,需要通过理念先行、理论引领、技术改进以及制度重构等对其进行矫正,以提高教育决策的有效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英、法等国实施双轨制教育,通过小学与中学在年龄衔接上的不同、课程设置上的分离,以及中学高额学费的威慑,接受小学教育的儿童只能进入与之衔接的高级小学、中心学校、补习班、技工学校以及职业学校继续学业,而接受家庭教育的儿童则可以直接进入中学预科、中学直至大学继续学业①。这两条受教育路径影射下的教育制度被形象地称为双轨制教育。其中,践行前一条教育路径的主要是受高额学费的限制的贫民子女,践行后一条教育路径的则是条件优越的富家子弟。双轨制教育的重要危害不在于划分了受教育路径,而在于划分了儿童未来的发展方向,前者由于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无法进入上层社会,后者则可以因为受过高等教育而继承其父辈的高官厚禄。双轨制教育虽然已经在社会的发展中退出历史舞台,但教育的双轨性并没有彻底消失。从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变革来看,出现了一些具有双轨性特征的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以减少其潜在的负性征。 一、教育的双轨性现象 (一)基础教育中的双轨性现象 1.义务教育阶段就学中的双轨性现象 义务教育阶段就学中的双轨性现象,本文仅指城市户籍所在地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就读学校表现出的差异现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就学问题依据“两为主”政策及《义务教育法》已经得到了缓解,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又露头角。据笔者在部分地区的调查得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主要集中于城市生源短缺的小型学校就读,这样的学校或位于城市的边缘,或位于大规模优质学校的间隙,或位于城市非中心区的商业网点附近。这些学校由于城市儿童的逐渐减少正面临着生源危机,教育行政部门往往将这些学校作为安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就学的指定学校。这样一来,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自然分成了户籍所在地学生集中的较大规模的优质学校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集中的较小规模的普通学校。由此引发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育环境在学生的素质、家长的素质、社区的条件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这种现象与科尔曼研究的美国白人子女的学习环境与黑人子女的学习环境的差异性十分相似,由此将导致学生学习成绩的显著差异。 2.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中的双轨性现象 第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路径的双轨性现象。国家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早有设计。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在“大城市市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目标。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有步骤地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新战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的重要决定。2009年,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将“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的民生工程作为年内重点抓好的五项工作之一。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提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至此,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目标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设计脉络,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农村要重点普及中等职业教育,并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的免费作为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有力支持。这样,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与城市普通高中教育形成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两条路径,前者是为解决农村学生继续学业的教育路径,后者则是为解决城市学生继续学业的教育路径。 第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学校类型的双轨性现象。实施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之间,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致使一部分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普通高中成为成绩优秀学生期待升入大学的选择目标。通常情况下,这类学校是被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冠名的“一类校”或“二类校”。这样,优质学校毕业生的选择与学校的培养目标之间契合成了升学的共同意愿。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只能进入资源较差的其他学校,此后,这类学生很难在以成绩为衡量标准的升学制度下,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那么,他们高中毕业后的去向则成为其人生发展的转折点。在崇尚学历的社会背景下,以受教育程度或学历为样标的群体分层,为列于其中的不同群体提供了差异悬殊的发展机会,有人会因此前途无量,有人会因此前景渺茫。而这两种去向的分离及发展,追根溯源,不能排除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在一开始就因为学校类型的划分已经为其作出了方向性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