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微观史学对教育史研究的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雪翠,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875 杨雪翠(1977-),女,汉族,山东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

原文出处:
教育学报

内容提要:

微观史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产生于意大利的一股新的史学潮流,微观史学的兴起源于对社会科学历史学的前提的质疑,其学术思想与法国年鉴学派、文化人类学、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马克思历史观具有深厚的渊源。微观史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史扩大研究对象、转移研究重心、拓展史料运用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98(2010)05-0114-06

      作为新文化史学的一部分,微观史学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它是历史学和人类学碰撞后的产物,在各个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其中意大利的微观史学是最有影响的一支。微观史学将史学分析的规模从宏观的层面降低到微观分析、甚至是个人的层面,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弥补了宏观史学过分强调结构、过程、长时段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历史中的人和历史现象的研究;微观史学在史料的拓展运用、研究方法的多元、见微知著的研究视角、生动的情节叙事等方面都有着开创性的贡献。教育史是一门教育学与历史学交叉的学科,运用历史学的方法、视角研究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是教育史研究秉持的研究理路之一。当前,西方史学研究呈现出转向微观史学和新社会文化史的趋势,及时了解并借鉴微观史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于扩大教育史研究领域,丰富教育史研究史料来源,更新教育史研究方法,促进教育史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微观史学的缘起:对社会科学历史学前提的质疑

      微观史学的研究风气最早开始于意大利,以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为中心,主要代表人物是乔万尼·列维(Giovanni Levi)、卡尔洛·金兹伯格(Carlo Ginzberg)、卡尔洛·波尼(Carlo Poni)、爱德华·格伦迪(Edoardo Grendi)。后来,意大利的微观史学影响逐渐扩大,并与欧洲其他国家相互影响,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史学潮流。与意大利微观史学派相似的有德国和奥地利的“经验和日常生活史”、英国的“个案史”(oas history)等。微观史学多指对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种组织或制度等等所做考证、排比、叙述性的历史研究。他们多注意历史中那些具体的较易于观察的方面,但并不是简单地以微观的共同体(村社、家庭、个人)来取代宏观的共同体(国家、经济、民族),而是要改变对这两者研究的原则,也就是要通过研究微观现象同时看到或折射出其他方面的现象。

      微观史学源于对社会科学历史学的前提的质疑。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历史学家们开始越来越质疑社会科学历史学的前提——现代化乃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当时,已有不少的社会科学取向的历史学家们开始察觉到了现代社会的破坏性的一面,对现代化能否带来“永恒福祉”越来越感到怀疑。对于卡尔洛·金兹伯格(Carlo Ginzberg)、卡尔洛·波尼(Carlo Poni)这两位意大利微观历史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来说,他们反对宏观历史的社会科学研究法的论据,是根据政治的和伦理的理由甚于根据方法论的理由,因为在他们看来,以现代化为特征的世界历史过程是以人的牺牲为代价的,这一过程是在人民——主要是小人物——的背后进行的,而人民在科学取向的历史学中,正如他们在把焦点置于权势者身上的传统政治史学中是一样地被人忽视。历史学必须转而面向种种日常生活的情况,正如它们是被普通人民所经历的那样子。[1]105-106微观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被传统史料所忽略的男人们和女人们,将新的注意力给予了普通百姓。

      二、微观史学的学术渊源

      (一)对年鉴学派的继承和超越

      年鉴学派第三代史学家勒华拉杜里于1975年写作了《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这部著作被视为微观史学的早期典范。在此书中拉杜里运用历史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的手法将十四世纪初法国一个小山村居民的生活、思想、信仰以及习俗再现了出来,并试图达到“通过一滴水观察整个海洋的目的”。勒华拉杜里作为年鉴学派第三代史学家,其史学思想受年鉴学派的影响很大,他所惯用的许多研究方法都承继于年鉴学派的传统。如在研究对象上,他走出了帝王将相的阴影,将视角转向了普通的底层民众;在研究领域上,他坚持了对心态史的研究,并不断地探索心态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研究方法上,对于年鉴学派跨学科研究的倡导,拉杜里更是始终奉为圭臬,在他的全部著作中都使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手法,只是不同阶段的著作中所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有所不同罢了。此外,拉杜里的研究还始终坚持着年鉴学派自创立之日起就一直倡导的总体史观,虽然对总体史的理解在不断的变化,但是拉杜里始终没有放弃“总体史的理想”。[2]拉杜里尽管从年鉴派的史学传统中汲取了许多营养,然而面对年鉴派史学出现的弊端,如研究中对人的主动性的过度忽视、计量研究模式的僵化、对社会史的片面关注等都进行了反思,并在汲取后现代史学观的基础上对其史学研究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从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吸收

      金兹伯格将微观史学定义为“现实生活的科学”(the science of real life),以重构宏观分析无法理解的“现实生活”为宗旨。贴近生活,具体细致,是微观史研究的最大特点之一。微观史学通常选择传统叙事史学所忽略的领域,婚姻、家庭、性观念、宗教信仰、日常生活、节日庆典等与普通民众有关的最普遍的观念行为都是他们关心的内容,其研究视线的转移与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界呼吁回归生活世界不无关系。在20世纪,越来越多的西方思想家开始关注日常生活,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和卢卡奇等人都曾对“日常生活世界”进行过理性关照或价值评判。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很重视日常生活领域,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首先能够生活,首先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则明确把人自身的生产(即家庭和繁衍)视为与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并列的两种基本生产之一。只是后来人们在建构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内核的唯物史观时,没有对日常生活这一人自身的生产予以足够的关注。[3]由此造成的弊端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比如没有了差异性、个别性、主体性。日常生活在根本上是与社会进程相一致的,是社会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广博的时空界限把社会的经济现实、政治事件、文化生产、科学技术革新等统摄进来,社会的转型、变迁也就在包罗万象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着、体现着和进步着。所以“理解社会及其发展的规律,了解国家、历史,就要求理解、把握日常生活;变革社会就要求变革日常生活。”[4]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一种对日常生活进行批判解构的文化哲学,它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透视,来理解其背后的深层结构和运行机理,从而为理解非日常生活奠定文化根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已不只影响了哲学,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也日渐显露出对它的青睐,如文学、法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比如史学出现了日常生活史,不是空谈社会结构,而是关注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目光向下,在“小人物群体中探寻历史动因”。[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