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35(2010)04-0069-05 文化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原意是“耕作”(husbandry),指对自然生长实施管理,后逐渐转义为培养、教育、发展、信仰、尊重等。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浸润着文化因子,每一次文化变革都会通过教育文化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而教学处于教育的主导地位,因而教学文化成为教育文化的核心。教学的一切都关乎文化,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教学总是蕴涵自觉、自足、自新和相对独立的教学文化。教学会因文化上的变迁而使其自身也随之发生变革,以一种新的方式和内容呈现,这就意味着教学文化是个流动的概念,应从动态的视角审视教学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间的关系,这对于促进教学文化的建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 教学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层次 澄清教学文化概念,理解教学文化内涵是研究教学文化的逻辑起点。由于文化概念本身的模糊、复杂和人们对教学理解的多元化,造成了教学文化的内涵充满多义性,令人难以琢磨。而现实的教学文化生活又要求我们必须在共同的话语平台上使用教学文化概念,对教学文化内涵做精致的解读,达成内涵和意义的共识,以便更加严谨地阐释教学文化现象,分析教学文化本质,指导教学文化实践。笔者认为要全面地厘清教学文化的内涵,必然涉及教学文化构建的主体与目的、方式与中介、过程与结果,因为这些因素是我们认识教学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构件。基于这些构成要素,教学文化是指教学主体为了解放个性、完善人格、陶冶情操,促进教学主体知情意行和谐发展,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持续提升教与学的品质,而以表意符号或象征符号为中介,在社会文化的规范和影响下,通过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在教学交往互动过程中多向交流建构起来的教学生活方式,它是教学主体集体文化生成过程与生成结果的辩证统一,是集体协商赋义的结果,这些过程与结果内化、凝聚、沉淀为教学主体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形成了包含持久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制度在内的整体性有机系统。 解读教学文化的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它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意义层次: 首先,教学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自我实现,以使教学主体在智力结构、意志品德、伦理意识和审美心理等方面达到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境界。教学本身即文化,“教学的主旨即在探究存在于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以便彰显与揭露其中的文化范型(cultural patterns),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文化建构’(cultural construction)的活动。因此,教学即文化的探究(teaching as cultural inquiry)(Flinders,1991)。”[1]教学作为文化的探究,作为人的文化存在和生存方式之一,必然自发或自为地孕育教学文化,必然要关照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成长,必然要以社会进步为自身的历史使命。教学文化的核心是“人”,它的目的在于唤醒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对高尚情感的追求、对美的创造,在于擢拔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实现自我超越,为达成“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尽一份责任。 其次,教学文化内涵阐明了教学文化建构主体的构成。教学文化建构的主体是由教师和学生在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基础上组成的教学文化共同体,处于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似的教学信念、价值取向、兴趣和类似的心理模式与行为方式。但按照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构成几种不同的教学文化模型,包括教师之间的教学文化建构、学生之间的教学文化建构和师生之间的教学文化建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之间的教学文化建构容易被我们忽视,教师不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教师必须与文本互动形成个体的教学文化),也不只是带着个体的教学文化走进教室,当他在集体备课或与其他教师质疑问难、交流心得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教师之间的教学文化,他会将他人有益的教学文化吸收内化,并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 再次,它蕴含着教学文化建构的方式与中介。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文化是以象征媒介(符号)为中介进行表征的,教学文化正是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下,以表意符号或象征符号为中介,通过教学主体的交往实践行为而形成的教学生活方式,它是教学主体集体文化生成过程与生成结果的辩证统一。因为教学文化的生成、存在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时间性和现实的空间性并存的关系存在,它将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与教学生活的过程和谐地建构在一起,将人类历史文化中的价值、规范、传统、行为方式、思维结晶加以对象化,内化为教学主体自身的文化因子,并在现实的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以崭新的面目显现。在这种建构过程中,教学主体在集体协商的基础上形成教学文化共同体,在交往互动中对教学生活和人类文化成果达成共识,达成理解,集体赋义,并经过持续的内化、凝聚,积淀为教学主体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 最后,它有机整合了教学文化的构成要素。教学文化内含着教学的思想信仰、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习俗制度。教学文化思潮是时代文化精华的映射,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思想和教学价值取向,而教学思想信仰是人们基于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的文化境遇所秉持的理性精神和教学的目的、价值、理想与信念,集中反映了教学的认识倾向,它决定了教学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思维方向和教学的行为模式等。教学思想的正确与否关涉到能否形成开放、民主、反思性的教学文化。教学的价值取向表明教学是价值负载的文化活动,它是教学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教学思想信仰的表现,并随教学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它通过教学的行为与心理活动得以呈现,指引着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教学行为是师生生命的文化存在方式,是教学文化的外显状态,它蕴涵着教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倾向,是教学文化的行为表征,某种教学文化在教学实践中总是符应着相应的教学行为,呈现出具体时代、具体地域和具体境遇中独特的师生交流互动的教学生活方式。教学的行为方式也必须遵循教学的习俗制度,这些习俗制度规范和引导着教学生活方式,成为教学文化的自然的有机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