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本质研究与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忠华,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硕士,从事道德教育、高等教育研究,江苏 镇江 212013

原文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德育本质问题是德育基本理论的核心问题,它主要解决德育是什么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学者提出了转化论、主体—发展论、适应论与超越论、自由论、沟通论、养成人道德品质的社会活动论、实践论、体验论等多种德育本质观。客观评价这些德育本质观,科学厘定德育概念,把握德育内部的特殊矛盾性,揭示出德育本质是培育人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对当今德育理论研究与德育实践改革具有重大价值。德育本质研究还存在着概念混乱,本质与目的、过程、功能、途径、特征等概念相混淆等问题。区分这些概念,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德育本质不可回避的问题。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0)05-0023-07

      德育本质问题是德育原理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因为它要回答德育是什么的问题,只有明确了德育是什么,才能正确地制定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才能科学地揭示德育规律,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德育途径和方法。所以,德育本质问题在德育原理中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一、德育本质问题的研究历程

      德育本质的研究贯穿于改革开放30年,纵观30年的研究历程,根据研究主题的转换,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转化论”研究阶段。“转化论”研究阶段是德育本质研究的起点,其研究时间主要集中在1978-1993年。这一阶段无论是研究论文,还是一些学术著作和德育原理的教材,都持“转化理论”。这种理论学说又可分为:外化论、内化论和内外化统一论。

      2.“超越论”与“适应论”的研究阶段。自1994年鲁洁教授发表了《道德教育:一种超越》的文章,提出德育的超越性本质之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展开充分讨论,最终形成“超越本质论”、“适应本质论”和“适应与超越统一论”等观点,这一主题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3.德育本质研究的多元化阶段。自2000年以来,全球化、多元化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关键词,于是对德育本质的探索进入多元时代。有学者从多学科视角对德育本质进行研究,有人从现象学分析德育本质,有人运用复杂科学探索德育本质,还有学者运用交往理论、建构主义、人文主义、实践论等研究德育本质,进而产生多种多样的德育本质观,使德育本质研究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二、德育本质主要观点介述

      (一)转化论

      1.“外化论”。较早对德育本质进行探索的是李道仁先生,他认为,探讨德育的本质,首先必须把握德育内部的特殊矛盾,这是我们探讨德育本质的科学方法论。那么德育自身的特殊矛盾是什么呢?这只能从德育过程及其构成要素来分析,他认为构成德育过程必须具备教育者、思想言行规范、受教育者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相互发生联系,产生矛盾运动,即德育。这个运动形式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向人们提出的思想言行规范,对受教育者提出要求,受教育者自觉地选择、消化、吸收、运用这些要求,并转化为个人的要求,形成个人品德。这就是德育的特殊矛盾运动形式,即德育的本质[1]。这种德育本质观主要强化社会和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塑造,受教育者要接受社会和教育者的教化,其过程是由外部到内部的转化。

      德育本质的“外化论”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颇有市场。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也是如此定义德育的,即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2]。我国当时比较有影响的两本德育原理教材也是这种解释。德育的本质就是“把一定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3]。“德育是教育者将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4]德育本质的“外化论”主要强化外部教育影响,可以理解为外塑本质论。这种理论显然突出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塑造,强调了德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但忽视了受教育者主体品德的发展过程。

      2.“内化论”。道德内化是指通过一定的道德理论、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等作用于人们,使人们产生身心的某种影响和需要,使人们不仅真诚地信服、接受和遵守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且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纳入自身品德结构之中,变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内化论”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5]再如,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6]。应该说这种“内化说”比“外化论”更加合理,因为它已经注意到受教育者个体的主观因素,并提出道德内化过程是沿着理解——认同——信奉的发展规律。道德内化过程包括社会道德规范在认识上、情感上和行为上的内化等。

      但是,这种“内化论”主要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内化,这与道德主体自身主动建构道德仍有一定的区别,同时这种内化理论对外化问题和塑造与改造问题没有给予关注,同样留有缺憾。

      3.“内外化统一论”。该理论是在纠正上述理论偏差的基础上提出的。例如,“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7]。“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和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品德的教育活动。”[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