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利用与流动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武建国,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 昆明 650091;张锦鹏,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 昆明 650091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由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宋代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利用已达到了“地尽其利”,“不遗余力”。但因人地矛盾加剧和农业技术进步,江南地区农业内部出现了大量富裕农村劳动力,从而产生了劳动力“溢出”现象。“溢出”的农村劳动力多“转为他业”,并表现为“候鸟式”、“风筝式”、“鱼跃式”三种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吸收和利用,表明宋代劳动力的空间配置和产业配置趋向于优化发展。通过宋代农村劳动力利用中所发生的这些新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唐宋大变革时代农村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变迁和发展,但也不能因宋代农村劳动力有向其它产业流动的趋势而过高估计它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1 年 05 期

字号: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村经济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和决定性力量。从春秋战国起,中国就进入了家庭经济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体系中,几千年来一直延续和支撑着农村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因而传统农村也常被看作是一种超常规稳定的社会结构。事实上,中国传统社会农村在历史变迁的进程中也悄然发生着一些改变,这种变革有时候与整个社会大变革是同步的,有时候是相对滞后的,但无论同步还是存在“时滞”,任何一个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农村社会总在某些层面发生着改变,朝着同时代变革一致的方向在变迁。

      唐宋是中国传统社会重大变革期。在唐宋社会变革中,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哪些改变或变革?这个问题学界的研究不乏其真知灼见,但对农村劳动力的利用与流动问题的研究尚显不够深入①。笔者以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构成农业经济的生产要素,其中劳动力是最具创造力的一种生产要素,也是实现土地与资本结合、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因此,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状况及变化趋势就如同一面镜子,折射了农村社会所发生的变化或变革。江南是宋代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江南农业、农村和农民所发生的变化,代表着和规定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历史演进潮流。因此,本文以江南农村劳动力的利用与变化为观察点,来透视宋代农村社会的变迁。

      一、宋代江南农村劳动力估算

      江南是一个较为模糊的区域概念,不少学者在论述江南时,或泛指东南沿海地区,或特指长江三角洲地区。如郑学檬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第四章“唐宋江南经济研究”,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太湖地区、长江中下游、福建地区②;斯波义信在其《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中,所研究的范围为长江下游地区③;李伯重认为,经济史研究中的明清江南,应指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八府及太仓州所构成的经济区④;等等。

      本文从农业经济史的角度研究江南,重点关注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向周边平原和丘陵地带延伸所形成的具有一体化特征的农业生产区,具体来说,是指宋代的两浙路大部分地区及江南东路所辖部分范围,即北宋时的杭州、越州、湖州、婺州、明州、常州、台州、秀州、江宁府,南宋时期的临安府、绍兴府、平江府、嘉兴府、湖州、镇江府、江阴军、广德军、婺州、庆元府、常州、温州、建康府。本文所研究的江南指的是以上州府构成的区域,主要分析这一区域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利用情况及劳动力利用所发生的变化。

      农村劳动力是指以农业生产为其生计的农村劳动者。在宋代,主要是指自耕农和佃农,不包括不生产的地主阶级和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者,也不包括官户和专业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生产经营的坊郭户。

      宋代自耕农、客户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重很大,据漆侠估计,客户、第四、五等户以及第三等户中的富裕农民,约占总户数85%以上⑤。宋代的家庭结构是核心家庭,目前宋史学界公认宋代平均家庭人口规模为5口⑥。通常情况下,在农村的核心家庭中,夫妇二人构成主要劳动力,未成年的孩子和赡养的老人可拟算为两个半劳动力,2个半劳动力折合成1个劳动力,那么一个家庭应该有3个劳动力。

      据此,可以得出一个估算公式:宋代农村劳动力=全国总户数×85%×3。

      江南是经济开发相对较晚的区域,六朝时期,江南才进入实质性经济开发阶段。因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江南开发进展快速,至唐五代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处于全国先列,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呈现出经济重心向江南转移的态势。在传统社会,农业是主导性产业,江南开发也启于农业开发,并且以农业的高水平发展为开发成效或标志。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生产离不开劳动投入,江南农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以农村劳动力的快速增长为支撑。

      

      表1数据表明,宋代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人口呈现快速增长之势,从北宋初期的8.90万人增长到北宋中期的28.57万人,到北宋末期,江南地区的劳动力人口已经达到了32.28万人,占同时期全国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分别为5.4%、6.7%、6.9%。江南农村劳动力人口不仅在绝对值上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态势,而且在相对值上也随着时间的增长呈现缓慢上升的特征。可以说,是农村劳动力的快速增长支撑了宋代江南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江南精耕细作农业与农户家庭劳动力利用

      “苏湖熟、天下足”是唐以来对江南农业的高度评价,苏湖地区之所以成为天下粮仓,除了该地区土壤肥美,水资源丰富,光热充足以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这一地区的农业在唐宋已经进入了精耕细作的集约化农业时代。

      精耕细作农业,是指通过增加对土地的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以达到增加土地产出量,提高土地产出率目的的农业活动。《荀子·富国篇》曰:“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蕴含了精耕细作农业的思想火花。《氾胜之书》有“教民粪种,负水浇稼”⑦,是精耕细作农业的早期实践。进入唐宋以来,精耕细作农业在江南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宋代流行的谚语“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⑧,以及元代王祯《农书》所言“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皆在劝谕百姓农业生产不能粗放经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