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系列民调数据显示,台湾社会赞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者达到高峰,与此同时,“台湾主体性”却未曾受到冲击和影响。事实上,所谓“台湾主体性”只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才在台湾岛内被广泛使用的一个词语。由于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尚无法统一,因而在实际使用中充满歧义;也由于它与“本土化”、“台独”、“去中国化”等思潮和运动及两岸关系的发展紧密相关而成为台湾各主要政党在竞争中竭力争夺的重要话语之一。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日益临近,两岸关系无疑会成为国民党与民进党竞争的主轴议题,而是否以及如何坚持“台湾主体性”则是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那么,究竟何谓“台湾主体性”?它是如何影响台湾政党政治发展的?本文拟从“台湾主体性”概念的语义学分析入手,归纳总结出“台湾主体性”得以流行的客观基础和蕴含的主观建构性,并对其影响台湾政党政治发展的过程作简要分析。 “台湾主体性”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台湾主体性”近年来已成为台湾各界广泛使用的一个词语,学界基本上一致认为其最早的提出者属台湾旅日史学家戴国辉先生。针对二战后台湾史学界受日本影响严重的情况,戴先生指出,在学术研究中“千万不该站在媚日之立场”,而应“树立‘台湾人’该保持的主体性”①。显然,戴先生的这一概念是基于去殖民立场而提出的。在接下来的60—80年代,台湾社会虽然历经海外“台独”运动、岛内“台湾结”与“中国结”论战、“本土化”等运动和思潮的冲击,但由于台湾社会已经成功地再中国化,关于“主体性”的话语几乎没人再提起。 “主体性”于90年代后在台湾政界、学界与民间开始蓬勃发展。有台湾学者统计,截至2006年9月,根据台湾“国家”图书馆的网站资料,人文社科类以“主体性”或“主体”为题目或关键词的博硕士论文计有509篇,其中有95%出现在1990年以后;根据联合知识库的资料,《联合报》历年有出现“主体性”一词的报导计有1 318则,其中有96%出现在1990年以后;而根据中时新闻数据库,《中国时报》在1994年以后亦有1 459则关于“主体性”的报导(该数据库仅及1994年)。② 既然“台湾主体性”已成为当前台湾社会的一个流行用语,那么其含义究竟为何?是否所有人都是在同样的意义上使用它?哲学家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早就指出,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里的用法,要准确了解一个词的意义,就要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它。另外,根据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语言中两项对立(binary opposition)的原则,即任何词语都是在与其他词语的对立和差异中显出自身的意义,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内”也就无所谓“外”,如此等等。因此,要研究“台湾主体性”,首先应该从分析人们怎样使用“台湾主体性”一词、并确定其相对概念着手。 显然,研究“台湾主体性”,首先要弄清楚“主体”一词的含义。“主体”一词是外来词汇,中文意义上“主体”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它可以对应于英语中的几个词语,如“subjectivity”、“identity”、“autonomy”等,因而包含几种不同的意涵:(1)主观性,即以自身意识为出发点看待自我及外部世界,与客观性相对立;(2)个人/群体身份认同,与他者/他群相对立;(3)独立性,即不受其他个人或群体影响与干扰,与依赖性相对立。 当前“台湾主体性”的日常使用充满歧义,主要来自其中“主体”一词以上几种意涵在使用层次上的不同或混用。与上面相应,“台湾主体性”概念被使用时,可以简要分成以下几种情况:(1)“台湾是一个整体”的意识,即从台湾出发来看待自身及其与大陆以及世界之间的关系,当前其对立概念主要是“中国意识”。(2)“台湾人”作为一种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既有可能是一种“国家认同”,也有可能只是一种地区认同,又或者是一种族群认同,其对立概念是“非台湾人”,当前最主要的是指“大陆人”(对认同“九二共识”者而言)或“中国人”(对否认“一个中国”者而言);(3)“主权”诉求或自决意识,即认为台湾是一个“主权国家”,涉及“国家定位”,其相对应的概念组是“独立”vs“统一”、“台湾住民自决”vs“大陆和平或武力统一”。 由此,我们可以将“台湾主体性”概念的相关内容简要归纳如下: 第一,“台湾主体性”概念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质变,即其相对概念有一个从“日本”演变为“中国大陆”乃至“中国”的过程。对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戴国辉先生而言,“台湾主体性”主要是针对曾经的殖民者日本而言;在当前的台湾社会,“台湾主体性”的使用对象则是“中国大陆”(对赞同“九二共识”者而言)或“中国”(对主张“台独”者而言)。 第二,“台湾主体性”不同层面的含义既可以相互独立使用,又可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多种不同的组合。目前它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概念家族:既可以是台湾人民因近代以来特殊历史遭遇而形成的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也可以是自我意识觉醒、希望当家做主思想的体现,也可以极端化为为“台独”服务的理论纲领。不同的政治势力、持不同政见的学者和民间人士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各自有所侧重:相对而言,泛蓝及其支持者更多强调身份认同和“台湾意识”,强调以台湾为主、维持现状以及与大陆的和平共处;泛绿及其支持者则更多地强调“主权”和独立性,即“去中国化”、“台独”以及与大陆的敌对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正是这种一定程度的含混,才使得这一概念能在当前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分裂现实以及台湾社会统“独”分歧的情况下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