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590(2010)04-0001-07 近来两岸学界正在讨论两岸信心建立措施问题,谈论更多的是军事互信机制问题。“信心建立措施”(CBMs)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宗教及意识形态等领域,即任何有助于增进彼此互信的措施;而狭义的则专指涉及军事安全方面的相关措施。 以下,从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前提条件开始,进而讨论两岸“信心建立措施”的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 一、协商“军事互信机制”的前提 在议论“军事互信机制”时,对前提条件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但结论则基本上一致,即条件尚未成熟。 台湾方面,马英九先后提出条件有:一、大陆先撤对台部署的约1500枚飞弹,作为两岸协商军事互信机制之先决条件;二、待大部分经济议题得到解决后,再着手商谈建立双方互信机制的问题;三、这个议题太敏感,涉及台湾和美国的关系,“我们主要军备来自美国,因此我们非常谨慎”。 吴敦义提出,两岸如果要谈军事互信机制,应该有两项前提:一、台湾绝对要保持虽小但精实且强,能够自我防卫台澎金马的安全;二、一定要循序前进,有些时机成熟后可以先谈。 学者赵春山提出,两岸的政治对话必须先符合以下三要件:首先是两岸顺利签订“金融监理备忘录”(MOU)和“经济合作架构协议”(KCFA);其次是台湾内部应先取得对进行两岸政治对话的共识;最后则是取得重要国家,比如像美国、日本等的支持。这一说法虽然不是针对信心建立措施而言的,但也是台湾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 总之,台湾官方认为目前条件不成熟。台湾学者也认为,目前两岸“没有足够的政治信任度”来启动军事互信机制的协商。民进党人也指出,“台湾‘国防部’方面认为,在政治互信尚未建立前,两岸仍无法做军事上的互信,这个评价是诚实的”。① 大陆方面,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12月31日讲话指出:“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因此,大陆学者一般认为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建立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并且强调“这是根本的前提条件,也是不容回避的重要条件”。还有人认为“两岸建立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前提则是一个中国原则,目的是为了两岸双方共同维护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范和打击‘台独’分裂活动,推动祖国和平统一”。 不少大陆学者强调:海峡两岸只有政治互信才能实现军事安全互信。政治互信是两岸军事互信的前提,军事互信必须建立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 由以上可见,两岸存在两点共同的看法: 第一,两岸都认为,目前要讨论“军事互信机制”问题条件尚未成熟,但双方提出的“前提”则不一致。例如,台湾方面要以撤除导弹作为前提,大陆一位将军则认为撤除导弹可以商量,但那是协商的结果而非前提。又如,台湾方面提出要得到国际社会接受,大陆有的学者认为这是“更严苛的条件”。此类问题还需要时间去协商解决。 第二,两岸都有“没有政治互信就谈不上军事互信”的说法,即政治互信是军事互信的前提。 本文重点针对第二点提出讨论。 按照这种看法,只有在有了政治互信以后,才能谈军事互信问题,那么,什么是“政治互信”呢?笔者想引用几位大陆学者与台湾学者的解读。 大陆学者李家泉指出:什么是政治互信?那就是台湾承诺不搞“台独”或“法理台独”,也不搞“独台”或“法理独台”;大陆承诺不用武,不搞武力统一。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借以建立一种政治互信机制。而军事互信机制,则必须建立在政治互信机制的基础上。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是从属于政治的,没有“一个中国”作基础的政治互信机制,军事互信机制是很难建成的,即使建成也像是在沙滩上垒建起来的大厦,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归根结底还是台湾政治定位问题,台湾主权归属问题。只要这个大问题解决了,其他诸如政治互信、军事互信机制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② 大陆学者张文生指出:政治互信,就是双方在政治上的相互信任,也是双方各自在政治上相互给予对方政治信心。两岸政治互信,就是海峡两岸在政治上的相互信任,或者说是海峡两岸各自在政治上相互给予对方的政治信心。对于台湾来说,就是要给予大陆“台湾不会走向分裂、海峡两岸最终将走向统一”的信心;对于大陆来说,就是要给予台湾“保持台海和平稳定,两岸统一对台湾人民有利”的信心。③ 台湾学者杨念祖认为,政治互信的实质内涵是,双方不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威胁,不具备以武力侵犯领土主权的威胁,并以充分的政治作为保障互相尊重、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充分表现相对认知与实际作为的政治决定与行动。④ 大陆学者刘国深认为,所谓“两岸政治互信”,就是海峡两岸双方彼此以口头、书面或行为默契的方式,展现出共同维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和政治现实之意志,建立起相互包容和信任的政治关系。⑤ 从以上说法可以看出,政治互信应当是比较高层次的互信。所以,一般认为“政治互信是政治交往中一个很高的境界,一旦有了政治互信,双方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容易解决”。但上述几位学者对政治互信的内涵看法却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按照两岸认同“不独不武”、解决了台湾政治定位、肯定走向统一才是政治互信的说法,那么确实两岸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有了如此高标准的政治互信以后,再来进行军事互信机制的技术层级商谈,诸如建立军事热线、事先通报演习之类,似乎就显得多此一举,毫无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