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发现朱光潜画论“残稿”看其绘画美学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宛小平,安徽桐城人,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安徽 合肥 230039)。

原文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朱光潜画论“残稿”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了解朱光潜绘画美学思想的线索。此前他在《诗论》里曾经从“诗中有画”的视角说明了情趣与意象的分量;“残稿”无疑是试图从“画中有诗”的视角来分析情趣与意象的分量,可惜未完成。不过我们已经可以窥见顺此理路阐释美是情趣与意象的契合的命题。朱光潜所呈现的中西美学的相互比较、相互印证、相互阐释的方法也是值得重视的。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11)05-0046-08

      一、朱光潜绘画美学“残稿”的发现

      研究朱光潜美学时常会为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朱光潜有没有相对系统的绘画美学思想?尤其就中国绘画而言。若说没有,为什么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诗论》等著作里经常引用中西绘画来佐证他的美学原理且驾轻就熟?如果说有,我们在已出版的《朱光潜全集》20卷里只能见到为数不多的几处,譬如他给好友画集所作的序或观后感之类的杂文,但很少见到论述中国绘画的文字。最近,笔者为了编校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的《朱光潜全集》(30卷本)而翻检朱光潜的遗稿时,欣喜地发现他居然还有专门讨论中国绘画美学的文稿,尽管文稿已残(或根本未写就),但也足以见出他研究中国艺术(绘画和诗歌)的心得。他的方法往往是中西绘画、中西诗歌相互印证、相互阐释的方法(互为体用)。现照录全文如下,然后在此基础上略作剖析:

      中国造型艺术达到最高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的是绘画。像俑一样,最早的绘画大半是放在墓穴里为死人服务或纪念死人的。这种画可以采取各种形式,最常见的是壁画,其次是墓志碑上的“造象”浮雕,也有用笔涂水彩画在帛上的死者生平事迹,铺在棺材上,例如近来发掘出来的长沙马王堆林侯墓的帛画就是这样。墓穴之外,一些著名的宫殿和庙宇也常用壁画作为雕饰,纪念神佛或表扬功勋。此外像上文已提到的敦煌莫高窟以及麦积山、榆林、辽阳之类的石窟是专门凿制出来,为宣传佛教用的。

      综合这些壁画和造像来看,中国早期绘画都侧重仙佛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往往采取连环画的形式。这种画艺到隋唐时代在顾恺之、陆探微、阎立本、吴道子、周昉一系列大画师手里已达到高度成熟。隋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中国画就由侧重人物事迹转到侧重山水风景,也就是由专业画师的画转到“文人画”。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自东晋陶渊明、谢康乐以后一般文士多以隐逸和怡情山水相标榜,为的是逃避尘世纷争或自慰穷途失意(应记住当时是个兵(慌)[荒]马乱、社会矛盾日趋剧烈的时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王羲之的《兰亭诗序》和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都透露出此中消息。这多少也受到佛教的影响。这些文士大半与僧徒有来往,中国向来是“天下名山僧占多”,他们“入山惟恐不深”,于是也的确尝到“世外桃源”的乐趣。陶谢以后中国诗转到侧重歌咏自然,中国画也转到侧重山水风景,道理是一样的。这个大转折有两个明显的结果:其一是诗与画开始密切联系起来,其次论画的理论著作也日渐多起来,绘画领域的美学从此诞生了。这方面的资料有人民出版社的《画论丛刊》和《宣和画谱》等书可以参考。

      关于诗画结合一点,唐王维(摩诘)最足以说明问题。他是山水画的开山鼻祖,也是伟大的自然诗人。宋苏轼(东坡)称赞他的作品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宋画论家赵孟潆也说过“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和希腊诗人Simonides的著名的格言几乎一字不差。罗马诗人Horace也说过,“画如此,诗亦然”。从此可见诗与画有共同点,这是古今公论。但是这个看法和德国诗人莱辛(Lessing)在LaoKoon里所论证的诗画异质,诗写动态而画写静态之说却是显然对立的。不过莱辛并不否认诗可以用“化静为动”和“化美为媚”的办法去描述特宜于画的静态。他举荷马史诗描写特洛伊元老们在危城上接见海伦后为例。我们为便于说明,可以举中国《诗经》中一段描写美人的名句: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颌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段诗头五句用油脂、蚕蛹、瓜子和灯蛾之类杂凑在一起,费了许多笔墨,终写不出美人的美;到了最后两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美人便一跃而出,活灵活现,这便是“化静为动”,“化美为媚”。读王维的《辋川诗集》歌咏自然的短诗,就经常碰见类似的事例。

      关于画论,晋唐以来这方面的论著是美不胜收的,这里只能举意义深长影响深远的三种为例。

      (一)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说

      形(体躯)与神(精神)是画艺中两个重要概念。中国画家历来强调“神似”,文人画往往轻视单纯的“形似”。顾恺之是东晋擅长人物画的大画师,他的“仕女箴图”仍存大英博物馆。他的主张是通过“形似”进一步去求“神似”。《宣和画谱》举过他的一些实践事例来说明他的主张,现在姑选其中四个事例:

      “……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美丑),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此,即睛)中。’尝图裴楷像,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又为谢鲲像在石岩里,云:‘此子宜置在丘壑中。’欲图殷仲堪,仲堪有目病固辞。恺之曰:‘明府(仲堪)正为眼耳,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之蔽月,岂不美乎?’……”

      这里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了画艺中几个重要原理。第一点点睛例说明了画艺首先于眼睛,西方美学家黑格尔也曾提过类似的论点(见《美学》①),从上引“美目盼兮”这句也可以见出这个道理。第二个“颊上加三毛”例说明了为着达到“神似”,画艺可以借助于虚构夸张,颊上本无三毛,加上三毛,观者就觉得“神明殊胜”,也就是说,牺牲浮面的“形似”有时可以加强“神似”。第三个置谢鲲像于丘壑中,说明了“典型环境下有典型性格”的道理。谢鲲是一位好“老”“易”,善歌唱和弹琴的高人雅士,尝自谓“一丘一壑”胜于当时宰相度亮。第四个画殷仲堪像用“轻云蔽月”的例说明了画家可以凭艺术手腕把“形似”方面的短转化为“神似”方面的长,也就是说艺术转化“第一自然”为“第二自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