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爱·自由·信仰

作 者:

作者简介:
阎国忠(1935- ),男,河北省昌黎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与文艺学研究。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在一定意义上,美学是信仰之学。美的绝对性与永恒性构成了信仰的核心部分。信仰本质上是从此岸的、经验的世界向彼岸的、超验世界的超越。信仰的终极指向是真、善、美,真是存在的本体,善是存在的趋向,美是存在的表征。美作为表征既包含了真,也包含了善,既包含了存在的统一、完整、坚实,也包含了存在的秩序、节奏、和谐。人们可以从不同途径通向信仰,但必须从对美的体验开始并最终形成美的意境或境界。美从直觉之美到想象之美,到生命体验之美,内在地存在着一种秩序,这个秩序与人自身的爱的秩序是相互对应的。这种秩序是信仰之所以存在,所以可能,并成为人的基本情结的原因。信仰实际上是人类的自我调节、自我解放、自我完善的心理机制。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1)02-0095-09

      2004年,我在《学术月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谈到了美、爱与信仰的关系,不久即被《新华文摘》转载了,随之学术界有不少人作了肯定的回应。不过,也有例外,一位作者竟武断地说我讲的信仰就是基督教的信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质疑呢?我想了想,可能是因为我在文章中提到了上帝,以及神学中的信、望、爱。我们的理论界、学术界、文化界从改革开放之后,比较多地是讲实践、实用、实效,很少讲信仰,包括一些学者在内,许多人根本没有信仰,所以,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也不奇怪。其实,信仰对于人来讲,是少不了的。人和动物的区别,说到底,如果不是会使用工具,不是具有一般的理性,那么,就是人会反思,有实现自我的需要,有信仰。信仰对于个人是精神支柱,是一切行为的最终指向和根本动力;对于民族是精神的图腾,是民族之所以凝聚在一起,团结奋斗,兴旺繁荣的保证。没有信仰的人,也许是物质生活上的富豪,但必定是精神上的侏儒;没有信仰的民族,也许能够统领一个时代,但必定不会有辉煌的未来。古往今来,有各种各样的信仰。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固然是一种信仰;柏拉图的理想国、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也是一种信仰;儒家经典《礼记》中讲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老子讲的“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也是一种信仰;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康有为的“破九界,入大同”的“大同世界”①以及中国共产党人信奉的科学共产主义都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一门大学问,是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的共同课题。自古至今,凡大学问家,没有一个不有所涉及。今天,我们只谈美学,因为美学在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美学是感性之学,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信仰之学。

      一、信仰,赋予生命以意义

      我们先谈谈信仰对人生的意义,或信仰对人生意味着什么。借用基督教的说法,信仰是三位一体的结构,包括信仰的对象、人群、行为。信仰是人的信仰,但必须有一个外在于人的对象。这个对象作为一种实体可以叫做上帝、太一、神,作为一种理念可以叫做道、逻各斯、绝对理念,作为一种境界可以叫做终极境界、涅槃、极乐世界,我们且用一个哲学的术语,统合在一起,称它为融真、善、美为一体的“存在”。存在是对信仰的最高抽象,是超越任何具体经验的东西,但毕竟是对人而存在的,人是信仰的主体,而人是生活在经验世界中,所以人必须超越自己,这是信仰之所以可能的前提。这个超越过程就是信仰作为一种行为的本身。因此,可以说,信仰本质上就是从此岸的、经验的世界向彼岸的、超验世界的超越。当然,这完全是属于精神领域的事。

      信仰对于人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意味着在自己之外,在最高层面和终极意义上,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敬畏、崇拜、向往的目标。有一个敬畏、崇拜、向往的对象,无论对于个人或群体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就可能会失去自我约束,自以为是,乃至狂妄傲慢,肆无忌弹,乃至忘乎所以,无法无天。可以想见,西哥特、汪达尔等蛮族攻进古罗马的时候,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日本侵略军南京大屠杀的时候,也包括“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捣毁炎帝陵、舜帝陵、大禹庙、仓颉墓、孔子墓、霸王庙、武侯祠等的时候,是什么情景!也许那些肇事者中不少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或别的什么信徒,但他们在那个时候完全背弃了自己的信仰,陷入一种不可自制的野性的狂暴之中。不是任何的对象,比如迷信中的鬼、神,都可以成为敬畏、崇拜、向往的对象,只有存在,即我们称作真、善、美的本身和本原才是我们需要敬畏、崇拜、向往的对象。所以叫做本身或本原,不是就事物间因果关系讲的,而是就观念的逻辑关系讲的。就是说,一切被我们称之为真、善、美的事物都是在与它的比照中得以确认的。这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评价事物的尺度;是一切价值中最高的价值,一切尺度中最高的尺度,这种价值和尺度是跨越所有时间与地域的,无论哪个时代或哪个民族,对人和事物的最高赞词无非就是真、善和美。当然,真、善、美只是信仰的对象,不是祈求的对象,它能给予我们的只是一种光明,一种希望,一种呼唤,但就是这点光明、希望和呼唤就很重要,有了它,就有了一种境界,一种寄托,一种归宿,就说明你超离了自己的局限,冲破了物质、金钱、荣誉、地位等等的樊笼,走进了一个自由解放的广大天地。

      其次,信仰意味着在存在或真、善、美面前,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和意义。因为你意识到了你既不是一切,也不是中心,在你之外还有另一种你永远无法企及的伟大的存在。只是由于它的存在,你才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真、善和美了,也只是由于它的存在,你的真、善和美才被世界所认同。真、善、美就在你的前面,你是在它的光芒的照耀下,一步步走向成熟并进入人的角色的。从此,你不会沉迷于金钱和美女的享乐,因为你找到了自己的目的和意义;你不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因为你学会了谦逊、敬畏和崇敬。林语堂先生说,一个人如果站在巍巍耸立的高山的面前,就知道什么是伟大了。一座高山的真、善和美就可以让你肃然起敬,自惭形秽,何况是作为最高存在的真、善、美。古人云: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你听不到,看不到,但它却强烈地撞击着你的心灵,让你的心中升起一种无限尊崇、肃穆、幽远之感,并享受着一种静观的愉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