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发生角度看康德对美的研究

作 者:
刘强 

作者简介:
刘强,内蒙古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刘强(1954—),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审美发生、美感和美育研究。

原文出处:
学术界

内容提要:

康德美学从反思判断到目的论判断虽然是从认识论上推导的,但其现象还原过程却蕴涵着审美发生的理路。这就是:生命的有机统一——自然的合目的性(美的形式)→主体的合目的性——超自然之上的使命崇高。自然的有机联系使生命从自然的律动和形式选择活动中继承了动力和向力,又在这两种因素融合成的形式感中加入了理性和想象力,美感便潜化为正向引力。如果把美感的生命发生过程分为四个感性阶段,则生命的感受超越直感刺激和形式的程式化束缚;生命被对象唤醒而获得的理想目标、形态、价值内化为境界;使人的生命意识空间趋向无限,是第四感性。这样不管是自然关的反观、艺术美的创造,还是社会美的诉求,都共同被生命活力导引的“美的理想”铸成为生命的目标。自然依据其形式美塑造的人类渴望升华并能构建符合自然形式美的和谐的社会生活是自然的目的,也是从审美发生上需要确证的观念。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4 期

字号:

      康德凭天才的智慧在审美活动中悟到了“美带有一种促生命的感觉”(邓晓芒译为“美直接带有一种促进生命的情感”),认为自然的形式对主体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价值。康德虽然是从认识论上试图给美架构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没有把视野指向审美发生的历史维度,但在分析美的先验条件时还是极富启发性地指出了美感的生命正向引领作用。康德美学中蕴涵的审美发生观念在今天的美学理论建构中也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它启发我们必须正确把握美感生成的内在理路,才能为美学提供符合审美活动和美的价值的认识视角。

      一

      康德对自然界有肌体显现的美的形式取向从自然的有机联系角度设想为客观目的,即大自然的美应有自身目的,这从自然有“统一的系统”角度指出了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相互依存关系。康德在此悟出了美的统一场效应,因为事实上自然的形式美恰是自然选择进化中适应环境、优化自身、强化选择的缘故。每一个自然物呈现的形式都是它的选择方向在那个环境中的最佳状态。人的生命延续着这一对最佳形式的选择方法前行,把环境中所有有活力最精彩的形式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使其形貌成为自身生命的根本和发展取向。这样一来人自身的形式也成为这一优化取向的延续。

      “自然的合目的性”是反思自然诸对象的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途径,可是自然的形式反映了自然相互联系一致的目的又有何根据呢?康德的解释是“一物与诸物的那种只有按照目的才有可能的性状的协和一致,就叫作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① 自然在一个统一场中的一物与诸物有协和一致的性状,此一物的性状在统一场中有形式的合目的性,但究竟这种能协和一致的性状是什么样的,且它们对自然物究竟有什么目的,康德没有往下追究。事实上审美作为一种人的促生命发展动力,在自然阶段是激励生命的活力,指引选择的方向,在由自然物向有文化的人的过渡过程中是一种极为丰富而有力的导引性向力。这其中自然物的和谐、对称、秩序、亮丽、鲜活等等优美感或转换为音乐的节律(当然有规律的律动也是自然物的特征,转换为音乐的旋律又有了心理、文化因素)乃至柔和、婉转、悠扬、嘹亮的旋律;或转换为绘画等艺术呈现自然美、人体美的形式和神韵(一种更具文化精神品格的境界),或转化为社会生活体现秩序的和谐、稳定、平等、自由、友爱、向前等等。由于美感原生的质的特征,它们共同生发出对对象的欣赏、友爱、同情心理需要,这是构成人类文化的基础,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本质特征。

      从生物进化论角度说自然在统一原则中自有其秩序,“在自然中有一个我们所能把握的类和种的从属关系;那些类和种又按照一个共同的原则而相互接近,以便从一个向另一个的过渡并由此向更高的类的过渡成为可能”,② 这里康德指出了生命进化中“类和种”的发展关系,表明康德对美感发生的自然源头的重视,但却没有说明形式的统一对人的美感生成的生命导引的作用。事实上,在生物中每一个物种都有那一物种最理想的外观形式取向,这对于那一物种来说是最“美”的,因它反映了那一物种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而这也就是“美的尺度”的主体原因。但所有生物在统一场中共同一致的形式蕴含的美只有人才能获取,只有人才能把这些共同的特征经过高度敏锐的感性摄取为自己的生命一部分,发展为自我生命的形式取向。这就是人类美感的生成过程和方法。

      康德没有论证自然形式的协调一致发展为主观感受上的美怎么成为自然发展的必然,但感到对象的形式与人的心理功能知性和想象力有关联性,说明康德的意识中自然形式呈现的美与人的主观心理活动有一致的东西。然而主观合目的性的愉快不愉快(美)怎么从对象形式那儿发展而来,却是个问题。笔者认为这其实是审美发生的关键问题。人既然从自然中发展而来,且又是自然发展的最完美形式,那么自然形式与人的感性为动力的完善发展就必然遵循一个方向,且有内在的一致性。只有这样,自然的目的与人感受自然的目的才有真正的一致性,也才符合自然统一场的原理,才能从根本上说明人为什么能感受自然之美,并进而会创造美。

      在分析审美判断何以可能时康德没有考查自然形式转化为主体美感的发展原因,而跨过了这一维度,反过来从人怎么才能认识美的角度假定了一种主体都应有的“共通感”。这虽然注意到审美经验的社会性必然关联“美的理想”,正如李泽厚在分析“共通感”的社会性特征时指出的“康德在审美现象和心理形式的根底上,发现了心理与社会、感官与伦理、亦即自然与人的交叉。”③ 这就发现了美对生命在个体与群体、感性与理性、知识与道德之间的正向引领价值,这时美作为情感活动赋予心理活动以正向的欲求,这才是人类的文化既能产生也能发展的根本。

      康德从自然结构的相互联系中感觉到了生命有肌体之间自然合目的性的秩序,但又认为它不是客观的,而是人为了认识自然时主观上设定的。这种从认识论的视角分析美是要给认识与伦理之间找一个沟通的桥梁。这个桥梁一方面是从伦理到知识倒过来产生,即“前一种合目的性(指主观的合目的性,笔者注)表象是基于在单纯反思到对象的形式时对这个形式的直接愉快之上的”,④ 这就能在领会对象形式时将直观和概念协和一致。一方面是正过来了,但却没有正确的结论,只是认为“第二种合目的性的表象(指客观合目的性,笔者注),由于它不是把客体的形式联系到主体在把握这形式时的认识能力,而是联系到对象在一个给予概念之下的确定的知识,它就和对物的愉快情感没有关系,而是与在评判这些物时的知性有关。”⑤ 这么认识的结果,自然形式的美就不是生命能感知美的生成源头,人的美感也没有了历史的环境背景由来,而成了人赋予自然的了。这种思维和神赋予人知性和德性又一脉相承。

      人的生命产生于大自然的演化。如果说宇宙的律动是物质信息记录成为可能,那么物质的律动产生的生命活力和发展择优产生的择优趋向就是美感生成的肌体源头。每一物种进化过程中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使有肌体不断适应选择的择优过程成为可能,择优过程中肌体的特定化能力在强化某一功能的同时使功用固定化、狭隘化,而人的所有器官的非特定化恰使人的一切器官的能力开放,正是这种开放性使人可能在直感刺激的感知活动中能使感知内容不仅获取直接需要的,如清洁的空气、高质量的食物,而且能在漫长的摸索中间接认知对象的形式特征。⑥ 如果把美感的生命发生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那么只以律动为重要生命活动状态的特性称为第一感性,它只是肌体刺激,没有形式感;感受在直感刺激基础上有了直接刺激以外的凭外观形式能做出某种判断的特性称为第二感性,因其虽有形式感生成的判断,但这种形式仍和直接需要相关连,如动物的对象认知,形不成大范围的全部的生命活跃;感受活动全部由无直接利害的外观生成,而且外观的形态是生命需要、生命取向的目标,外观形式成为生命的引力方向,应为第三感性,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美感活动。但这并不就是人的最终目标,人有了这种能力的标志是人第一次将外观形式作为自己的崇拜物,这个历史人类已经历了约五十万年。当感受不仅在外观形式上,而且对此外观有了深入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生命的感受不仅超越了直感刺激,还超越了外观形式程式化束缚;进一步不仅超越形式化模式,而且生命被对象唤醒而获得的理想目标、形态、价值内化为境界,演化为人生的精神性追求向往,恒定为自由理想的内在品质,使人的生命意识空间趋向无限,这就是第四感性。如此认识人的历史,才是以人为本位的人的历史,才是将人作为历史主体的历史发展观。这一立场的基点是美感生命正向引力是主体历史地合目的性的动力和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