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审美救赎:马克思美学的当代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文杰(1968-),女,江苏江阴人,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学研究,辽宁 大连 116023

原文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用“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终结了传统哲学的“世界何以可能”的话题,面对工具理性与物质暴力的挤压与裹挟,马克思美学怀着对人类生存的深情关切,肩负起批判与创造的使命,提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审美解放与救赎路径:即人类只有走入审美的“自由王国”与游戏实践中,才能找到精神家园,实现真正救赎。游戏源于审美,因而本真;游戏基于主体间性,因而自由,能够创造与超越,也使存在的全部意义得以澄明和确认。游戏作为人与世界主体间深层交往并创造意义世界的自由精神实践,完成了审美救赎,也实现了最本真的“诗意栖居”。这是游戏的魅力,更是马克思美学历久弥新的全部秘密。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10)05-0010-06

      哲学不是哲学家之间的“对话”,不是哲学家个人的“自言自语”,而是与现实的“交往”。哲学论证可以是抽象、概念的,但哲学问题却永远现实而鲜活。当年马克思怀着对人类的深情与关切,提出“人类解放何以可能”,转换和终结了传统哲学“世界何以可能”的话题,指引了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审美解放与救赎之路。特别是在今天工具理性与物质暴力的挤压下,人类似乎又一次被逐出“乐园”的时候,马克思美学的救赎力量日益凸显。因为只有人类走入“自由王国”与游戏审美实践中,才能找到精神家园,实现真正救赎。游戏源于审美,因而本真;游戏基于主体间性,因而自由,能够创造与超越。游戏作为人与世界主体间深层交往并创造意义世界的精神实践,使存在的全部意义得以澄明和确认,完成了审美救赎,也实现了人类最本真的“诗意栖居”。

      一、主体间性转向与审美救赎之途

      哲学即人学,是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反思理论与形态总结。西方哲学经历了从古希腊素朴自然的主体间性哲学到近代的主体性哲学和现代审美超越的主体间性哲学的思想历程。

      古希腊哲学是基于主体间性素朴自然的美学形态。在希腊人眼中,“存在”即理念,美是理念的显光,是最本真、永恒的东西,是宇宙万物的统一根据,人与世界是同质同构的,自然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哲学家的任务是解释和说明人与宇宙的本质和共相,因此研究和揭示“理念”的“第一哲学”成为一切知识的基础,哲学家们是与世界交往中执著地探寻着美的本体,几乎所有美学家的兴趣都集中在美的本体论上,而美同时也是真与善的化身。毕达哥拉斯的数、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苏格拉底的善、柏拉图的理式、亚里士多德的整一,都具有真善美的品格。他们认为,对真的认识同时也是对美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古希腊的哲人们探索“理念”和“美”并不是为了获得知识征服自然,而是为了“爱智”以安顿心灵。“认识自己”这句镌刻在德尔斐神庙上的格言不仅是道德原则更是最高哲学和美学目标,苏格拉底就以他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死亡诠释了他对美的理解。

      如果说古希腊的哲学以主体间性为特征,将人之在与万物之在一视同仁,强调人性的内在和谐、人与世界的关系和谐,那么以笛卡儿、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哲学则确立了主体性特征,凸显了人作为自然立法者的巨大力量。作为理性哲学的开创者,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第一次高举起主体性的大旗,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儿骄傲地说:“严格来说我只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精神、一个理智或一个理性。”随后,康德以《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完成了其主体性的“哥白尼革命”,纯粹理性认识自然,实践理性造就道德,两种理性共同为存在立法,将主体性思想推到顶峰。笛卡儿和康德开辟的唯理论深得黑格尔赏识,经黑格尔之手演变为“绝对精神”,它以“实体即主体”赋予人以绝对尊严和主观能动性。至此人与外物彻底分开,宇宙自然都成了为我之物,理性人与自己相分离,与世界相对立,“我”变身为与上帝相比肩永远创造的大写的“I”。

      然而这个理性的主体,是个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又来征服自然的膨胀自我,因此必定是焦虑的。随着现代性的发展,主体性的危机日益显现,工具理性逐步瓦解了精神家园,人的异化导致人类生存的全面异化。于是叔本华在主体性哲学框架内提出唯意志论,尼采将“意志”发展为“强力意志”,并用它来重估一切价值。也是在面对这样的人类困境下,现代哲学家纷纷举起了批判的大旗,建构了现代超越的主体间性哲学理论。

      现代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是由胡塞尔提出、由海德格尔在追问“此在的意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德格尔说:“日常共在的世界或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全面异化的领域,一种非本真的存在状态”、“这种在日常共在方式中的存在机制其本身就是那个在最初错失自身和遮蔽自身的东西”[1]213,因为感性的个性的那个“我”在与他人的社会化交往中已经完全被泯灭。对于此,海德格尔提出“此在的共在”和“天地神人”四方游戏的主体间性思想,将本真的存在“诗意栖居”定位于主体间的实现。此后,哈贝马斯这个法兰克福学派的大师借助宏大的学科综合,批判性地发展了主体间交往理性,伽达默尔通过自我主体与文本主体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形成视域融合的主体间性解释学,雅斯贝尔斯建立了基于爱的内在交流的信仰主体间性哲学,马丁·布伯批判“我他关系”异化提出“我—你”关系的“相遇哲学”。

      如果说近代主体性哲学是人与世界对立的现实理论,强调“祛魅”,那么主体间性哲学就是人与世界交往融合的超越的精神实践形态,提倡“返魅”。但是哲学理论的无力在于终究无法摆脱“思”的本性,主体间性的实现就必然成为想象的“乌托邦”。而马克思——这个世纪之交被人们评为“千年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用他的“实践”美学指引了人与世界主体间的深层交往的路径。在美学“实践”的视域中,主体间性得到了真正彻底的实现,这是因为只有在源于深情和热爱的审美创造活动中,自我才突破了现实的束缚、理性的制约,自我才能由片面的、异化的现实单面人升华和超越为完整的自由人。此时自我与世界主体间互相欣赏、彼此交往、融合为一,从而进入自由王国和审美之境,完成了“解蔽”,建构了意义世界,实现了人的本真生存和“诗意栖居”。换句话说,只有依靠审美的力量才能对意义失落后陷入工具理性“铁笼”中的个人进行真正的拯救。而游戏——人与世界主体间的深层交往相融共生的审美活动就成为现代诺亚们遭遇理性洪水中的一只拯救方舟。

      二、基于主体间性的游戏本质:审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