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A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35(2011)02-0020-09 在那场“史无前例”的革命中,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出于对领袖毛泽东的热爱和崇敬,编写和翻印了许多有关毛泽东生平传记的内部资料,其版本之多,数量之大,的确难以作出准确的统计,仅笔者手中就有这种版本100多种。 在这众多的版本中,几乎全部是内部出版,只有编辑印刷单位而没有公开书号。开本形式多种多样,有8开、16开、24开、32开、64开、128开等多种开本;印刷和装帧也五花八门,有铅印、油印和手抄三种,分精装本和平装本两大类;从书名来看,那就更加多了,如《毛主席生平》、《毛主席的回忆》、《毛主席回忆录》、《毛主席革命历史回忆》、《光辉的历程》、《东方红》、《毛主席青少年时代》、《毛主席伟大革命实践》、《毛主席万岁》、《毛主席革命实践活动》、《东方红太阳升》、《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韶山的光辉》、《最伟大的天才》、《毛主席生平简介》、《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等,几乎每一个重印和翻印的单位和造反派组织,都使用了一个不尽相同的书名。但是,在这众多的版本中,无非是翻印和重印以下几个文本,或者是从它们中派生出来的。 “文革”版毛泽东生平传记,除斯诺文本、萧三文本外,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有明显的“左”的痕迹,而且有不少个人崇拜的东西,但是从另一角度看,研究这个时期的毛泽东传记文本,对于我们今天完整、系统地研究和学习毛泽东的生平与思想,学习他心中那永不动摇的信仰,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一、斯诺文本 这是“文革”中各造反组织和机关单位翻印最多的文本。主要是根据美国的著名记者和作家斯诺在1937年7月采访毛泽东后写出的、连载在美国《亚细亚》杂志上的《毛泽东自传》而重印和翻印的。这个自传共分六章,另加一个序言,约3万5千字。这也是毛泽东第一次同意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向世界公布自己的出身和革命经历。《自传》的顺序依次为: 第一章,“童年”。简单地口述了他自己家庭的基本情况和他儿提时代在韶山的生活和求学历程,特别提到了他开始接触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一事,他说:“表兄送给我的两本书,讲的是康有为的变法运动。一本是《新民丛报》,是梁启超主编的。这两本书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1]113 第二章,“在长沙的日子”。回顾了他在长沙学习和组织新民学会的情况。毛泽东说:“我逐渐认识到有必要建立一个比较严密的组织。1917年,我和其他几位朋友一道,成立新民学会。学会有七、八十名会员,其中许多人后来都成了中国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史上的有名人物。”[1]124 第三章,“革命的前奏”。详细叙述了他创办《湘江评论》、组织驱张运动、两次到北京等情况,并特别谈到了他是如何转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毛泽东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翻译的,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1]131 第四章,“国民革命时期”。回忆了从中共“一大”到“五大”的革命实践,特别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情况谈得多。毛泽东说:“我在广州担任《政治周报》的主编,这是国民党宣传部出版的一个刊物。后来它在抨击和揭露以戴季陶为首的国民党右派时,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我还负责训练农民运动组织人员,为此目的,开办了一个讲习所,参加学习的来自21个不同省份的代表,包括从内蒙来的学生。我到广州不久,便任国民党宣传部长和中央候补委员。”[1]135 第五章,“苏维埃运动”。毛泽东主要回忆了自己从“八一”南昌起义到1930年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这一段历史,其中对井冈山斗争这一段历史谈得较多。毛泽东说:“1928年5月,朱德来到井冈山,我们的队伍会了师,我们一同制订了一个计划,要建立一个包括六个县的苏区,逐步地稳定并巩固湘赣粤边区的共产党政权,并以此为根据地,向更广大的地区发展,这个战略同党的建议是相反的,后者一味作迅速发展的空想。”[1]143 第六章,“红军的成长”。对红军第一次到第五次反“围剿”,毛泽东作了详细的叙述,并简单介绍了长征的一些基本情况。毛泽东说:“第五次‘围剿’于1933年10月开始。1934年1月,在苏维埃首都瑞金召开了第二次中华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总结革命的成就。我在会上作了一个长篇报告,大会选举了中央苏维埃政府——就是现在的这批人员。不久以后,我们就准备长征了。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在蒋介石发动他的最后一次围剿刚好一年以后,这一年作战和斗争几乎不断,双方的损失都很大。”[1]157 在这个3万多字的自传中,通过毛泽东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介绍了毛泽东这个全世界想知道而又很难了解的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的基本经历,这无异一颗重磅炸弹,在资本主义世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这本自传的巨大影响力,正如1946年1月出版的《毛泽东自传》单行本“代序”所说的那样:“本传系由毛氏在陕北窑洞内口述,史诺依据他所说的用英文记录下来。以后,又把这笔记托吴平先生重述为中文,请毛氏加以修正。因此,史诺很自信这部稿子‘并无失真之处’,国内外许多人想知道毛氏个人历史,而不可得,实在可补文学界、出版界的这一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