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与生态学时代

——兼谈“地球精神圈”

作 者:

作者简介:
鲁枢元,海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6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

      面对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与困境,现代生态学应运而起。它已远远超出海克尔1866年提出这一概念时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的涵义,不仅是一门学问,一门科学,而成为一套完整的观念系统,包容生命与环境、人类与自然、社会与地球、精神与物质的世界观。以这一世界观为基础形成的生态学时代更注重关系、交往、精神在世界中的整合和升华作用。人不仅是物质性、经济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的存在,也是情感性、宗教性、艺术性和精神性的存在。精神在现象上的超越将取代精神在物欲中之沉沦。精神的进化将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

      文艺在生态学时代将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它是沟通人类的精神通道。艺术融入生活,人与自然的对立得到缓解,地球上的生态将更美、更有生气。

      面向即将到来的21世纪,有这样两个悲喜交加的预言:

      下一个世纪将是“精神障碍症流行”的时代;

      下一个世纪将是“生态学时代”。

      文学艺术则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可能出现的重大而又严峻的前景作出自己的判断。

      一

      关于第一个预言,日渐深入的生态危机已经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地球上,人类社会中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正在不知不觉中向人类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迅速蔓延。从地球上现实的人类生态状况看,下一个污染,将是发生在人类自身内部的“精神污染”。

      自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迅速推进,“精神的失落”、“精神的衰败”越来越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其中有惆怅,有痛心,有抱怨,乃至不乏愤怒。

      文学家乔依斯在一篇论及文艺复兴的文章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一脉相承的物质主义,摧毁了人的精神功能,使人们无法进一步完善。”“现代人征服了空间、征服了大地、征服了疾病、征服了愚昧,但是所有这些伟大的胜利,都只不过在精神的熔炉中化为一滴泪水! ”〔1〕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新时代的本质是由非神化、由上帝和神灵从世上消逝所决定,地球变成了一颗“迷失的星球”,而人则被“从大地上连根拔起”,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2〕。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二十世纪尽管拥有物质的繁荣、政治与经济的自由,可是在精神上二十世纪比十九世纪病得更严重。”〔3〕

      神学家阿尔贝特·史怀泽说:“我们的灾难在于:它的物质发展过分地超过了它的精神发展。它们之间的平衡被破坏了”,“在不可缺少强有力的精神文化的地方,我们则荒废了它”〔4〕。

      系统论的创始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则更直截了当地说:“简而言之,我们已经征服了世界,但是却在征途中的某个地方失去了灵魂”〔5〕。

      正式提出“精神污染”这一概念的,却是一位生态学家、比利时生态学教授P·迪维诺(Paul Buvigneaud),早在70年代初,他在他的《生态学概论》的最后一章中就明确指出:存在着一种“精神污染”:

      在现代社会中,精神污染成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活跃,运输工具越来越迅速,交通越来越频繁;人们生活在越来越容易气愤和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环境之内。这些情况使人们好像成了被追捕的野兽;人们成了文明病的受害者。于是高血压患者出现了;而社会心理的紧张则导致人们的不满,并引起了强盗行为、自杀和吸毒。〔6〕

      迪维诺所说的“精神污染”与我们国家后来谈论的那种作为政治斗争概念的“精神污染”不同,他针对的是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文明对于人的健康心态的侵扰,物欲文化对于人的心灵渠道的壅塞,商品经济对于人的感情的腐蚀等。当代人的许多精神问题,都是随着社会发展同步俱来的,“精神污染”在这里是个超越了国度、民族、阶级、意识形态的概念,一个生态学的概念。我国当代小说家张承志不久前写下的一篇颇有影响的散文《清洁的精神》,其实并不是鼓励人们都去做刺客,而是从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些舍身取义的极端例证中,为发热发昏的现代人找回“一种清冽、干净的感觉”,“为美的精神制造那怕是微弱的回声”。其着力点似乎也在于清除这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精神污染”。

      精神领域内这种生态学意义上的污染,可能比我们估计的还要严重。西方的科技史学家通常把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划分为三次浪潮或三次震荡。在第一阶段,随着农业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森林锐减、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物种消亡,人的外部生存空间受到剥蚀,人类最初开创的一些文明圣地终于随着大地的沙漠化而化为历史陈迹;在第二阶段,随着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的发达,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现代战争、交通事故则给人的机体造成直接的伤害;到了第三阶段,第一、第二阶段的生存危机仍在持续蔓延,新的威胁又卷土而来,随着集成电路、激光电缆、生物工程的开发,电脑、电视、机器人、卡拉OK、 MTV、基因再造、试管婴儿、人造器官等微电子产品、生化产品正滚滚涌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人的物化”、“人的类化”、“人的单一化”、“人的表浅化”、“意义的丧失”、“深度的丧失”、“道德感的丧失”、“历史感的丧失”、“交往能力的丧失”、“爱的能力的丧失”、“审美创造能力的丧失”也在日益加剧。先进的科学技术正以它巨大的威力渗透到人类个体的情绪领域和精神领域,引起人类生存的再度危机、再次震荡。这第三次危机,是人类“精神空间里的危机”,这第三次震荡,是人类的一次“脑震荡”,甚至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次震荡”。如同海德格尔时常警告的那样:在原子弹、氢弹毁灭掉人类之前,人类很可能在精神领域已经先毁灭掉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