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字要缩小与汉语之间的距离,必须不断地调整其结构,随着汉语的变化而变化。从籀文到小篆的发展历史中,我们看到汉字改革应该突出汉字是音意文字的特点,兼顾到形、音、义三个方面,使汉字既能表义又能表音,而且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关键词 籀文 小篆 汉字改革 近两年来汉语文字界对于汉字改革又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不少学者围绕“汉字是否需要改革”、“解放以来文字改革的方向是否正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争论。争论的双方对文字的社会功用谈得多,而对关系文字发展起主要作用的问题涉及得少。笔者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与所记录的语言之间的矛盾这一内因,是文字变化的根本,它主要涉及汉字构造方式的变化。文字与使用这一文字的民族间的矛盾是文字变化的外因,它主要涉及汉字形体笔画的繁简。而构造方式的变化会导致形体的繁简,形体繁简的变化也会破坏和改变字体的构造方式。忽略文字变化的内部因素只谈外部条件,是不全面的。 一 就现代汉字记录现代汉语的状况来看,汉字是应该改革的。现代汉字中90%左右的是形声字,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汉字是一种音意文字。汉字用来表音的部分——声符(音符),虽是一个表意字,但它在这个字中的作用是表音的。汉字发展到小篆时代,就基本定型。从小篆到隶书、楷书,汉字虽有一些变化,但结构变化并不大。然而在这两千多年中,汉语的语音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造字之初的许多声符到现在已经不能很好地表音。有人对1971年版的《新华字典》所收的字做过研究,在所收的形声字的声符中,其有效表音率(不计声调,只计声母和韵母)为39%。就是繁体字中,大多数的声符也不具有准确的表音功能。如以登[e]作声符的字,有的读[teg]如:瞪、蹬、澄、磴、镫,有的读[teg]如:橙、澄,有的读[tseg],如:证。声符与字音之间的差异,是研究汉语语音发展变化的好材料,但却不利于忠实、准确地记录语言。有人认为这种差异包容了汉语的各种方音,正体现了汉字表音的科学性。事实上,方言是由于社会开放、民族融合和人们交往的程度不同所导致的。随着社会交往的频繁,地区间的界线被打破,方言必然向共同语(标准音)的方向发展,这是总的趋势。姑且不论此点,就现代汉语存在的方言来看,形声字的声符同样不能准确地表音。在大多数方言中,舌上音(舌尖后音)和舌头音(舌尖前音)已经分开,而汉字中许多以舌上音和舌头音为声母的形声字用同一个声符。如以“者”为声符的字,有读锗、赭,有的读奢[tsγ],有的读渚、煮、猪[rsu],有的读署、暑,有的读都、睹、赌[tu],有的读屠[tu],有的读绪[ζγ],还有读都[tou]和著[tsuo]的。这些声符在绝大多数的方言里都不能准确地表音,这对记录语言确实造成了障碍。 有人认为文字不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不从属语言,而是与语言同时从属于人的思维的工具,是交流信息的符号。这种推论与汉字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汉字在产生的最初阶段,表意的象形、会意、指事字居多,文字似乎与人的思维有直接的联系。然而在甲骨文时代,借音字就大量出现,如一句六个字的卜辞“其雨自东来”,其中五个就是借音字。“其”,在甲文中的形体像簸箕形,是“箕”的本字。“自”也是象形字,是“鼻”的本字。“东”像两头用绳子扎着里面装满东西的口袋,是“橐”的本字。“来”像麦穗形。这些字它们的字形与字义并没有关系,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只是声音。到春秋、战国时期,古籍中借音字就更多,以致于清代人曾说不懂通假就读不懂古籍。战国时期,形声字的大量产生,把汉字与汉语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畎”,是指田中的小水沟,从田犬声。这个形声字出自于小篆。在西周末、春秋初的籀文中,它是象形字,写作“<”。在战国东方诸国文字中,它是会意字,写作“圳”。“畎”由象形字变为会意字,再发展变化为形声字的过程,正说明在汉字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所以因汉字的形体有表意的成分,就推断文字不从属语音而直接从属于思维的观点,是与汉字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 现代汉字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声符有效表音率低,某些意符也不能表意。汉字由小篆变为隶、楷书后,许多不同的意符简化、规范为同样的形体,这些意符无法显现出所从字的意义范畴,失去了表意的作用。现代汉字不能准确地记录现代汉语,因此有必要进行改革。 二 如何改革汉字,是否一定要走世界拼音化的道路,把汉字变为拼音文字,笔者以为并不一定如此。世界大多数的文字由象形向表意再向表音方向发展。汉字目前仍然没有像其他文字一样变为拼音文字。其中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形声字的大量产生。形声字使汉字本身具有了表音的功能。汉字的声符与拼音文字的字母不同,它是借用有意义的字来充当的,这些声符有的在表音的同时也表意,但大多数声符在汉字中只表音而和其意义不发生关系。这种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最适合记录以单音节语素为主的古代汉字。汉字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完成了由表意向表音方向的转化。这种音意文字是否就不适合记录以双音节为主的现代汉语呢?其实并不然。汉字表音、表意的结构虽然比纯拼音文字结构复杂,组成文字的构件也多,对于初学者确有一定困难,但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汉字,特别是掌握了一些常常充当声符和意符的汉字后,再学习新字,其速度不会比拼音文字慢。特别因为形声字不仅具有表意的功能,帮助学习者掌握字意,而且其音符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字所表示的语音。这双层功效是拼音文字不能比拟的。要使汉字真正起到表音又表意的作用,就必须改革现代汉字,使其形声字的意符确能表义,声符能准确地标出读音。具体应该怎样改革,我们不妨从汉字发展变化的历史中汲取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