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性文体的论证系统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书勤 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原文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文章认为作为议论性文体的逻辑构成,论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以自洽性保证系统内部运行的最优化,以一定参照系为存在前提,以开放性保持与外界的联系,最终实现整体的最佳功能。

      关键词:议论性文体 论证 系统 自洽性 参照系 开放性

      构成议论性文体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并不是同一层次上的概念,如果说论点、论据是议论性文体的实体要素,那么论证则是一个动态过程。论证是议论性文体的逻辑构成,用以阐释论点的内涵、论述论点的形成、揭示论据与论点间的逻辑关系,以使人理解和信服。在这个意义上,论点、论据应该是论证的有机构成。进一步考察论证的特征就不难发现,尽管它蕴含在内容各异、繁简不等、纷杂具体的文章中,但只要经过一番爬剔梳理的功夫,仍可窥见其相对稳定的共性,即质的规定性。首先论证总是以一个系统的形式而存在。

      论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论证是理性认识的承载物,它的构成受理性认识规律和形式的制约。理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性,这个认识过程表现为:“从简单的辩证运动中产生群”,“从群的辨证运动中产生系列,从系列的辩证运动中产生整个体系。”理性的认识运动“就是它安置自己,把自己跟自己对置,自相结合,就是它把自己规定为正题、反题、合题、或者是它自我肯定,自我否定和否定自我否定。”[①]这是对理性认识过程的生动说明,既是对整个人类认识规律的科学概括,也是对阶段性认识的规律性解释。它告诉我们:一个能被人理解,说服自己并说服他人的理性认识的组成应该:(1)有不同的侧面,至少包括事物的两极;(2)有不同的层次,形成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运动过程;(3)侧面、层次形成论层,并以逐级递阶的形式形成整体;(4)认识是阶段性的,整体有相对性。认识过程的这些特点必然反映到论证中,使之成为一个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②]论证是承载认识成果的人工系统,它是由“群”和“系列”,即围绕论题的各个侧面、各种因素,不同层次、不同部分构成的子系统组成的,各子系统因其起作用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被分门别类地,先后有序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系统。

      这个论证系统必须是完整的,它是关于论题的所有对象的全部有关本质的涵盖,在这个意义上,系统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之间是有关系的,这样的整体具有非加和性,它以每一局部及其联系承载认识过程,以系统整体承载认识结果,论据和论点被自动纳入论证系统之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完整单位,它是关于论题的全方位的、完整的逻辑展开式,是一个有机整体。“所谓有机,一是说明这种结合是按照一定规律的,是一种有规律的联系,一是说明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拼凑,而是为着某种整体性的功能而结合的联系。”[③]整体在联系中,联系是合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对论题的合乎逻辑的展开,在这个展开中各子系统成为一种有序的平衡而形成系统的相对稳定。

      论证的各子系统并不总是处于平衡状态,可以通过条件的改换,局部的调整使之不断趋于新的平衡。每个子系统必须为整体服务,它的独立意义只能是整体所允许的。当更换原有系统中的某个局部时,不致使整个系统遭到破坏或崩溃;在原有系统中添置某些新的材料时可以使系统能有新的提高,那么就说明系统具有了整体性。如果某些局部的增加或减少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可能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原系统整体的稳定不允许再调整,二是调整本身不合理,三是原系统必须解体而代之以新系统。除第三种情况外,应以新的调整和补救来保证原论证系统的整体性,保证系统整体功能的实现,使论证的结论“作为集成化和把许多因素联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结果而产生的新质,给我们以比各部分的总和更多的东西。”就论证系统相对于它的各组成部分来说,“它反映该众多现象的某种共同合作的属性,并且具有超个体的规定性。”[④]论证的结论不仅是对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涵盖,而且有着更高层次的普遍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论证系统必须是完整的,才是有价值的。

      论证系统的完整性又是相对的。在局部看来自成系统的论证,在另外角度“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⑤]而每一个论证系统因论题不同,研究对象的差异,研究目的的规定性而有不同的具体要求。研究对象内部包含的问题大致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是三个层次,分别对应对象的存在方式、构成,存在依据,保持或改变现状的条件。一次论证可以讨论全部三个方面,也可以只讨论其中一两个方面。可以就某一具体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只阐释基本概念的内涵,可以探寻对象存在的条件及各种关系,可以研究事物的转化规律,可以……,在认识过程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相对于对象的全方位,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可以相对于其某一局部,如只针对是什么,只阐释论点的内涵。

      但是,论证系统完整性的相对意义不能损害系统内在构成必需的丰富性,必须使整个系统传达的内容易于理解而较少误差。论证系统的建立是阐明论题的必要条件,是一篇议论性文章得以存在的支柱。作者靠论证系统的完整巩固自己的认识成果,沟通与读者的联系,说服读者信服,这是论证的目的和主要功能。在完整传达作者认识清晰度的要求中,论证必须以一个完整的系统而存在。能否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是考察论证成败的第一标准。

      系统的整体功能是保证论证目的性的实现,主要是对结论的支持。这个支持如果出了问题,哪怕是局部的缺失,都可能影响整个论证系统的成立,这就涉及到论证系统功能的质量评价,论证系统的质量,靠系统内在自洽性来保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