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表现形式及原因透视 人民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管理机关,商业贿赂涉及面比较广。一是基建工程、大宗办公物品采购中可能存在的贿赂动机大;二是办公楼修建、宾馆装修、房屋财产保险及车辆维修也大有学问;三是电子设备和计算机耗材的采购如果不公开招标和阳光采购,贿赂的空间较大;四是央行自身特有的行政许可审批权力,容易产生权力的异化和寻租;五是央行特有的自上而下的考核考评权力,权力的过分集中往往滋生腐败;六是央行内部员工录用、调动、提拔的权力,都给贿赂留下空间。 商业贿赂演变为行业贿赂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权力掌控给受贿以可乘之机;社会拜金主义滋长索贿动机;法纪意识弱化冲击道德底线;监督机制缺失致使防范乏力和人民银行系统存在防治商业贿赂的制度缺陷。主要体现在:上级监督“虚”、同级监督“弱”、自我监督“松”、外部监督“垮”。 央行风险导向审计框架设计 商业贿赂行为的防治,要从商业贿赂发生的源头上找对策,针对商业贿赂的特征想办法,重点治理涉及行政管理和商业活动的行业受贿行为。应吸收关于风险导向审计控制机制的概念模式,以预防和治理职务犯罪为起点,构建以道德绿线、控制黄线、监督红线三道防线叠加的“三线合一”的风险导向审计为手段,全方位加强预防机制框架的再造。 抓审前教育,构建道德预防环保绿线,建设廉政文化。基层央行内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综合管理部门,一是要加强风险导向审前教育,以思想政治工作统率人。二是要加强法纪的教育,以廉洁自律要求人。当前,要通过举办培训讲座,就查办商业贿赂案件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讲解,以典型案例教育员工;同时,通过局域网和教育片、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商业贿赂的危害性,明确要求党员干部以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为依据,坚持做到“慎独”、“慎言”、“慎行”、“慎处”,严于律己,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 抓风险管理,构建事中控制预警黄线,搞好权力制衡。抓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权力制衡和监督制度,消除滥用权力的条件。一是要堵塞制度上的疏漏;二是要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切实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权责一致;三是要整合风险业务内部控制流程;四是要完善业务部门内部监督机制。在业务系统内部进行严格、规范、序时的监督检查十分必要。上级行主管部门和内审部门在开展审计和检查工作之前,首先,应检查内部监督制度的落实情况,对被检查对象的贿赂防范工作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开展进一步的审计或检查工作。 抓风险导向审计,构建大监督红线,搞好标本兼治。相对于业务部门的自身监督,纪检监察、内部审计和事后监督处于再监督环节,是贿赂预防机制三道防线的最后防线,其地位十分重要。再监督活动必须自始至终围绕风险导向审计开展工作,它对业务部门的自身监督工作具有“倒逼”作用,对商业贿赂具有威慑作用。一是要建立纪检监察、内部审计、事后监督风险联动联防机制。统筹工作计划和人员管理,共享工作成果;二是要扩大风险导向审计范围,并逐步实现监督关口的前移;三是要完善风险审计监督管理办法,现场检查采取定期的常规检查与不定期的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四是要搞好风险导向审计,开展自上而下的风险导向审计巡察工作制度,加强信访和举报工作,强化内审的风险控制作用,对于重要风险点,要盯紧严防;五是要搞好贿赂风险专项治理,纪检监察、内审部门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和沟通联系,建立信息通报反馈和案件协查机制,明确案件移送的标准及责任,形成合力,增强法律震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