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心理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是: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受一定的心理支配,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就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不仅要检查会计账目,而且要与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接触,审计实施结束后还要做出审计评价、进行审计处理,因而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而作为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面对审计检查和审计处理等也一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对审计工作有何影响,下文将展开分析。 二、在审计询证中被审计对象的心理分析 这里所说的审计对象,是指与审计主体相对而言的审计客体,即被审计单位。具体到人,则主要是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财务会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他们面对审计时一般会有如下几种心态: 第一,积极心理。采取这种态度的被审计单位表现为对审计工作积极的配合和热情的支持。其前提是认为自身经济活动中没有违纪违规问题,财务和会计资料真实,即使在账目上有一点问题,也是一般的问题。其心理基础主要是被审计单位的坦荡心理,对审计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同样在审计询证中,该类单位的财务人员以及其他业务科室的人员对待审计人员的询问函证时也是积极配合的。 第二,反积极心理。采取这种态度的被审计单位是为了掩盖自身经济行为中的重大问题,表面上采取积极配合态度,而背地里却在设法蒙混过关。有的单位还先请中介机构或财务高手把账目处理好以后再请审计部门审计。这种积极心理实际上是反积极心理。同样在审计询证中,这类单位中的财务人员以及其他业务科室的人员在对待审计人员的询问函证时表面上积极配合,背地里却在设法蒙混过关。 第三,应付心理。对审计工作既不积极配合,也不阻挠反对,听之任之,任其去审。持这种态度的心理基础一般是自身没有明显的违纪违规问题及对审计工作的不理解。在审计人员需要执行询问或者函证等实质性程序时,该类单位的财务人员或者其他业务科室的人员是不积极配合也不阻挠反对的。在对待审计询问或者函证时,他们的心理状态就是无所谓的状态。 第四,防范心理。采取这种态度的被审计者认为查出问题会影响他们的声誉,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发展前途。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其中隐含着审计者对被审计者的一种不信任的态度:被审计者所提供的会计资料是不是真实可靠,需要查实才能相信。这种隐含的不信任态度,被审计者自然会觉察到,所以被审计者对审计者自然有一种距离感,持有这种防范心理态度的被审计者在审计人员询问其某些具体事项或者需要执行函证等实质性程序时,同样会以防范的心理来对待。 第五,厌烦心理。有的审计项目时间长,被审计单位工作繁忙,疲于应付各种执法检查而容易对审计工作产生厌烦心理,表现形式是对审计工作的不配合。当防范心理和对审计工作的不理解结合在一起时,也可能表现为这种态度。在一个年审项目中,单位的工作相当繁忙,甚至在同一天接待三批审计人员(单位上市IPO审计、税务审计、财务报表年度审计),财务人员需要针对同一问题回答三遍,或者针对同一科目的函证确认三次,最后负责接待的人员提出了审计中询问与函证能否在不同事务所之间共享的建议。 第六,对抗心理。持这种心理的被审计者认为审计是有目的地查找自己的问题,是专门挑刺找毛病的。因此,他们不会主动配合审计,往往表现出公开的对抗、出言不逊。他们认为,只要坚持不提供真实资料、不配合,就查不出问题,有的甚至在大量确凿的证据面前也不轻易承认。持有这种心理的被审计单位同样不会在审计人员执行询问程序时主动配合,也不会主动在审计询证函上盖章。 三、利用询证中被审计单位不同的心理效应选择不同的审计方法 (一)利用可知效应,仔细查看破绽 舞弊行为人作弊之后,不管其作弊手法是多么的高明和隐蔽,总会在会计资料中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因此,审计人员要仔细查看有关资料。 一是查看有关文件和会议纪要。查看有关文件和会议纪要可以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经济责任人在重大经济决策、执行国家财经法规等方面的情况,从中可发现问题线索进而延伸查证。例如,某审计组在查看某企业年终工作总结时,发现该企业产值很大,但销售收入账面数不大,经过进一步延伸发现其隐瞒几千万元收入的问题。利用这些可知资料,审计人员再对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询问或者要求其函证盖章就不会遭遇其不配合的状况了。 二是查看建设项目批复及标书。通过查看被审计单位基本建设中有关工程预决算、招投标书,可以了解其在遵守国家建设项目管理方面的情况,从中发现问题线索。如某审计组在某事业单位审计中发现其基建项目支出与工程建设内容相差较大,经核实其工程决算并到实地查看,查出该单位编制虚假工程决算单,套取现金数十万元用于职工福利的问题。通过询问本单位职工,通过其对于现在福利待遇是否满意等回答得出所需要的审计证据。 三是查看往来账户和过渡账户。从审计中经常可以看出,造假者常常利用预提费用、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进行作弊。 四是查看费用支出账户和钱物。特别是一次性大额费用支出,应引起适当关注。如在对某行政机关进行专项审计时发现其一次性列支罚没款326万元,且未说明支出去向。经审计人员进一步追问,由此牵出了一套三年累计金额达6700万元的“账外账”。审计中要做好现金和财产的盘点、银行对账工作,同时也应关注被审计单位基本账户外的其他账户。在上述案例中,被审计人员在执行了严格的审计程序的前提下发现了可疑情况,利用被审计单位解释不清楚支出去向仍积极配合的假积极心理,查出真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