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常态化管理的企业危机管理审计研究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0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引言

      经济社会运行环境的日益复杂,使得经济社会运行系统风险增大,各种危机时常发生,如仅今年以来,就有一些著名企业陷入质量、安全、信誉等危机事件中。对于企业经营来说,必须能够成功面对各种危机,方能经受住“市场法则”检验。现代危机管理理论研究表明,企业日常管理中,通过危机预警、有效处理、危机学习等,能够减少危机发生导致的损失,并使得企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促进企业更加健康经营和价值增长。归纳相关研究,发现还存在危机预警与危机处理相分离、理论研讨多实践操作层次探讨较少等问题(郭际等,2007)。研究并开发企业危机管理评价工具,系统地评估企业危机管理,对于发展危机管理研究、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2001年版《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指出,内部审计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审查和评价组织的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的定位表明,内部审计的职责范围涉及企业组织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审查评价企业危机管理方面具有先天的信息、专业技术优势,能够通过危机管理的审查评价,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经营和价值增值,从而不断拓展职能和业务领域。

      二、企业危机与危机常态化管理理论概述

      近年来,日益频发的危机事件涉及诸多行业及不同性质的企业,危机类型多种多样,危机影响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加强企业危机管理正日益受到管理理论和实务界的重视(王静一,2007)。但对于什么是危机、危机与风险的关系以及什么是危机管理等,理论界认识并不统一。归纳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数从形式表现和影响后果两个角度定义危机。从危机形式来说,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境(Rosenthal and Pijnenburg,1991),具有急需快速做出决策,并且严重缺乏必要的训练有素的员工、物质资源和时间来完成等四个显著特征(Foster,1980)。从影响后果来说,危机导致的损害更是难以预防、控制和管理。同时,一般认为,诱发危机的因素通常潜伏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管理环节,如文化、战略目标、生产流程管理;外部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也可以诱发危机。

      危机具有以下典型特征:首先,危机具有突发性特征。从对于危机的定义可以看出,不同定义都强调了危机的发生、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危机发生征兆多数并不为外界所明确捕获,具有突发性特征。同时,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不确定,这种损失的不确定,一方面来自于危机事件自身的不确定,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对于危机的不同处理方式方法导致事件影响后果的不确定。2004年杜邦“特富龙”事件与巨能钙“双氧水”事件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结果,说明了规范的危机处理程序和成熟的危机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其次,危机具有普遍性特征。从整体看,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生产技术、资金管理、消费者偏好、行业竞争等多种因素导致危机发生具有普遍性特征,危机的频率日益受到重视。菲克调查表明,美国《财富》杂志列出的500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有四分之三表示遭受过严重的危机。

      危机管理的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减少损失,乃至变危险为机会(刘刚,2004)。传统管理面对突发危机时,大多采取被动应对策略,因而是无规则可循或有规则不循的非常态化管理。非常态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事前疏于管理、事后容易矫枉过正的治理方式,它用临时政策、口头指示代替长久生效的决策体系和制度规范,这种被动应对方式不能适应危机发生的管理需要。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目前并没有经验证据表明危机诱导因素与危机发生存在显著性定量关系,这可能是由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等导致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危机诱导因素不确定、变量难以度量、样本选择困难等原因所致。但通常认为,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管理降低危机发生的潜在概率,加强危机的常态化管理正受到重视(刘静静等,2009)。

      所谓危机常态化管理,是指将危机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企业从战略制定、战略管理到日常经营管理决策应当具有危机意识,建立危机管理制度体系,以达成有效降低危机发生或减少危机损失的危机管理模式。实践中,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发布的《联合准则》中提出,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危机管理体系,并定期提交风险管理报告。

      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使得企业营运不再只注重内部效率性的管理,必须要能够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迁(朱延智,2003)。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消费者偏好差异、行业竞争等多种因素,都使面临突发事件成为常态。因此,必须加强企业危机管理的能力建设,加强危机管理的常态化管理审计评价,以促进改善企业危机管理,从而增强企业生存发展能力,增加企业价值。

      三、内部审计视角下的企业危机管理

      承前所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面对的危机具有普遍性特征,企业在面对危机时采用的不同策略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后果,由此企业必须加强危机管理。关于危机管理,国外主要有能力观(Henslowe,2003)、方法观(Fink,1986)、控制观(Green,1992)等观点。国内学者则多从系统过程的角度来定义危机管理。如台湾学者朱延智(2003)认为,企业危机管理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在企业危机爆发前,解决危机因子,并于危机爆发后,以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使企业转危为安。畅铁民(2004)认为,企业危机管理是为了尽可能减少企业和其利益相关者的损失而对危机进行预防和处理的过程。可见,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必须具有危机管理意识,对生产经营可能面对的危机要具有常态化管理的理念和措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