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应凸显先导功能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保卿,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0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形式。从实践角度讲,这一形式表现为具体的经济监督活动;从理论角度讲,这一形式则是指导经济监督活动的理念与原则。审计实践是审计理论的基础,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并指导审计实践,这是我们分析二者关系时所通常说到的。但这只解释了二者基本层面上的关系,未能揭示出审计理论的先导功能。

      审计理论先导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但并不同于审计实践。审计监督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形成、丰富与完善相关审计理论,但当审计过程中需要实施一项尝试性的活动或工作时,是否就没有审计理论或不需要审计理论做指导呢?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但高于审计实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也。当丰富的审计实践生成与完善审计理论的同时,审计理论便逐步具备了自我创新的基础与条件。这种创新体现在审计理论对既往审计实践的高度总结与概括,体现在审计理论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所发挥出的1+1>2的功效。创新的审计理论既可以指导审计的基本实践活动,更能指导尝试性的审计活动或工作;既可以指导审计实践的实施过程,更能于审计实践活动前对其实施审视、预测与论证。审计理论的这种自我创新与前导作用反推其具有天然的先导功能。

      审计的发展历史,实际就是审计理论逐步创新、不断发挥其先导功能作用的过程。就审计本质而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我国改革开放刚启动之时,会计理论界即开始了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其基本认识是,审计是一种会计检查活动或方式。到八十年代中期,较多的同仁认为,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形式。九十年代,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对审计本质的认识趋于多元化。

      有人认为,审计是基于维系委托受托经济责任正常化需要而产生的;有人认为,审计是为满足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监督的需要而产生;有人认为,审计是一种经济控制系统;还有人认为,审计是经济实体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形式。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更多地强调审计所扮演的“经济卫士”的特殊角色。上述对审计本质的不同观点,是业界在不同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基于对问题剖析的不同角度所得出的带有时代烙印的研究成果或结论。这实际体现了对审计本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这种不断深化的直接结果就是逐步创新了审计本质理论,发挥了审计本质理论的先导功能与作用。

      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第二次理事论坛上提出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理论。他认为,审计机关作为一个免疫系统,能够感受并及早预防经济病害侵蚀的风险,揭示其所带来的危害,抵御与查处由此所造成的损失。可见,“免疫系统”功能理论强调国家审计通过经济监督发挥国家机器的威慑与治理作用,这是在当今政治与经济特定环境下对审计本质认识的一种深化。这种对审计本质认识上的深化,进一步彰显了审计理论的先导功能。因为在对审计本质认识深化的过程中,也导出了对审计职能的深层次理解。当认为审计是一种会计检查活动或方式时,对审计的职能则理解为检查;当认为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形式时,对审计的职能则理解为经济监督;当认为审计是基于维系委托受托经济责任正常化需要或基于满足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监督的需要而产生时,对审计职能的理解则不局限于经济监督,认为除此之外还包括鉴证与评价等内容;当认为审计是一种经济控制系统或是经济实体预防经营风险的形式,以及强调审计所扮演的“经济卫士”特殊角色时,对审计职能的理解则包括了经济控制。

      现在,基于审计是国家社会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审计本质观,对审计职能的理解无疑发生了新的变化。根据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理论,预防、揭示与抵御作为审计发挥其在国家社会经济运行“免疫系统”作用的三种方式也是审计所具有的三种职能。将预防、揭示与抵御归纳为审计的职能是对审计职能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的一种重新表述和理解,是对审计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后所形成的新的“审计职能观”。预防、揭示与抵御中,预防无疑是最根本的,、只有注重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在被审计单位发生违法违纪等问题之前采取相关措施予以防范,比问题发生后再予消除(且不说能否消除或彻底消除),其效果要好得多-着眼于并全力做好审计预防有利于逐步降低被审计单位的错报或问题发生率,逐步改善与完善其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这就为整个审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强调审计预防并不意味着忽视审计揭示与抵御,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明确并摆正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将审计预防作为审计的根本职能。将预防作为审计的根本职能,无疑印证了审计本质认识的深化,进一步彰显了审计理论的先导功能,因为前已论及,审计理论先导功能的表现之一是强调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活动的事前审视、预测与论证作用。审计理论的这种审视、预测与论证作用与审计预防职能所发挥的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审计理论的先导功能有其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首先,可以全方位指导审计工作实践。审计监督活动不仅在其实施过程中需要审计理论予以指导,也应于事前运用审计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测试,于事后运用审计理论对监督活动结果进行检测与验证。

      其次,可以使审计实践活动更有序和高效地进行。审计实践日新月异、千变万化,任何新形式与特殊内容的审计活动都可能随时出现,这就需要审计理论指导及时跟进。此时如果没有审计理论的先导功能发挥其特殊作用,则可能造成审计工作起始乃至全程的无序和低效。如果过河前想尽办法勘测河流之物理状态,检验过河所需之条件,那过河时则可能无须“摸着石头”,即使需要也会行动更主动,目标更明确,过河的总体行动就会更为有序和高效。最后,可以丰富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理论需要通过审计实践活动予以丰富与完善,也需要通过自我创新以不断演进与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自我创新更能丰富审计理论体系。

      如何强化审计理论的先导功能

      那么,在我国当今越来越注重审计监督作用的环境下,如何强化审计理论的先导功能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