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信件的审计核查方法

作 者:

作者简介:
郑光明 向可,秭归县审计局

原文出处:
审计月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0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假设问题存在审计求证法

      审计人员通过假设举报问题的存在去收集审计证据,从而求证问题的真实症结,验证审计人员对问题的最终判断是否符合举报行为发生的基本规律,是提高举报信件审计效率的有效途径,使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有的放矢。审计方法为:利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评估其经济活动行为→寻找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查找问题存在的可能疑点→分析疑点对经济活动行为影响程度→确定审计样本→收集审计证据→求证问题的真实性。

      二、征求审计线索法

      审计线索的提供者一般情况下都是知情者,一方面,国家审计成本与审计作业时间的制约要求审计组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审计任务。另一方面,审计客体舞弊行为的预谋性与隐蔽性藏匿在巨大经济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或事件中,并在虚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保护下使审计人员在有限的审计时间里难以揭示,导致审计工作事倍功半或审计失败。因此,最有效的审计方法就是要对举报事项征求审计线索,通过审计线索收集审计证据。审计方法为:公告经济责任审计事项→提供审计组联系方式→获取审计线索→甄别线索真伪→收集证据→查证问题。

      三、追踪资金流向审计法

      按照资金的流程实施审计是审计人员最常用的审计方法之一,此方法适应于专项资金或单一资金的追踪检查,通过资金流转的各个环节检查是否存在资金流转过程中的“跑、冒、滴、漏”行为,直到资金最终的合法有效使用。审计方法为:确定源头资金总量→确定资金流转环节→审查流转环节资金的安全存在性→计算资金流转的时间性→审查资金流转末端的完整性→测试资金使用的合规合法性。如举报信件中反映该单位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审计组通过上述方法查出该单位确实存在挪用专项资金用于投资入股的问题。

      四、走访座谈调查法

      当一个单位的管理层有预谋的从事舞弊活动时,单位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不起作用的,审计人员所接触到的记录经济活动行为的载体似乎是合规合法的,但是审计人员在账面审计中已很难从会计资料所记录的事项作出符合审计目标的专业判断,可审计直觉与审计经验使审计人员觉察到问题远非如此简单,审计人员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直觉判断,选择走访调查座谈的审计方法很可能会得到令审计人员十分惊喜的审计线索或审计证据。如举报信件反映该单位“一把手”收受他人钱物的问题,通过走访座谈调查,反复听取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情况介绍,并分别做好座谈调查笔录,充分掌握举报事项在时间、地点及相关过程的关联性及差异性,从而作出判断,分析举报事项是真是假。

      五、电子表格分析查询法

      在该单位财务手工记账且招待费核算不规范的情况下,要把举报信中反映该单位招待费支出数额过大的问题查深查透,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管理弊端,不是易事,但巧用电子表格进行登录汇总分析,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审计效果。即用Excel建立一个招待费统计分析表,分别在主栏次中设定年份、财务支出凭证号、支出金额、支出单据类别、消费地点、接待对象、接待类别(分省级、市级、县级、乡镇、机关职工、其他)、经手人(分有、无)、审核人员(分有、无)、领导签批人员(分有、无)、消费附件(分有、无)、备注说明等,为节约审计时间,将表格交给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依照表格设定的内容将招待费支出进行逐笔登记汇总后交给审计组进行审核,由审计人员进行筛选、查询,并从中筛选出接待省级、市级、县级、乡镇、村级、对口支援、机关职工等类别,查询出无经手人的列支金额、无附件列支金额、无接待对象列支金额、无审批人列支金额、无接待对象列支金额及领导班子自签自批金额,结合各级关于招待费的管理规定及该单位自定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审计分析,找出该单位招待费管理失控、支出数额过大的症结所在。

      六、现金存款突击盘查法。

      所谓的现金存款突击盘查法是在审计过程中以现金盘点为手段,采取突击盘查现金和银行存款,看是否存在长、短款等其他舞弊行为以查证审计事项。如针对举报信中反映该单位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除在使用中已查实的挪用专项资金外,从账面上看,其专项资金应结存47.12万元,但截止盘查日银行存款及现金实际只结存40.15万元,专项资金短缺6.97万元,经分析认定其短缺资金被机关日常经费支出占用。如果审计人员放弃现场监盘,尤其是对“保险柜”、办公桌等不及时盘查,就不能查深查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