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语文学的回顾和评述,归纳出其缘起、发展的学术逻辑和历史逻辑,即以义为本、形音义研究相辅相承和文本解读、文化阐释;同时认为这是受制于又服务于中华文化和汉语汉字的必然和结果;因此中国传统语文学得以成为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领先学科和基础学科。文章指出,鉴于中国现代语言学漠视这一逻辑而抛弃中国传统语文学,最终不能不陷入困境的教训,迈向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要能为普通语言学做出它应有的贡献的话,当务之急是要研究、梳理、接续以及深化、拓展中国传统语文学的这一学术逻辑和历史逻辑,而中国文化语言学对此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关键词 小学 中国传统语文学 中国现代语言学 中国文化语言学 学术逻辑 历史逻辑 传统 政治视角 文化视角 一 中国传统语文学旧称“小学”,但是“小学”最初并非指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的学问,而是指与“大学”对举的为贵族子弟开设的初级学校,即所谓的“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由于在小学里老师要教学生“六书”,识字和写字是其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后来人们就把识字和写字的学问称为“小学”。以“小学”指称语文学虽然最早是见于汉代的文献,不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小学”已经相当活跃,除出现诸如《史籀篇》一类童蒙识字课本外,人们已开始结合某种需要或目的来阐释汉语汉字了。例如: 1.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2.政者,正也。予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这是为了阐明某种哲理或政治主张而释解字义。 又如: 3.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老子·第十四章》) 4.凡师一宿为舍,再舍为信,过信为次。(《左传·庄公三年》)这是为了讲解某种哲学、军事等专门术语而释解字义。 再如: 5.同官为寮,吾尝同寮,敢不尽心乎!(《左传·文公七年》) 6.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孟子·梁惠王下》)这是为了解读所引用的古字而释解字义。 以上各例,包括了后来训诂学所说的形训(例1)、音训(例2)和义训(例3、4、5、6)。当然,阐释者本身并不专意于训诂,但是,从中却已显露出在中华文化和汉语汉字,特别是汉字形音义三合一文化性征制约下,中国传统语文学自其萌芽时就贯穿着一种以义为本、形音义研究相辅相承的学术逻辑和文本解读、文化阐释的历史逻辑。 先秦语文学萌芽还表现在那场贯穿整个先秦时期且成为中国传统语言理论源头之一的“名实之争”。史称,孔子处于春秋末期的社会大变革中,面对当时“礼坏乐崩”的局面,他认为政治上的苟且混乱,是由于政治制度的言论苟且和名实混乱,因此,必须通过“正名”即让“名”代表它所应代表的,来重建社会政治的关系与制度。他把“正名”看作是社会和政治改革的核心,强调语义在社会实践中的“通义”、“喻事”、“稽实”、“定教”的功能。这透露出孔子将语言视作阐释文化、重建文化的重要基础之思路。其他参与争鸣的老子、墨子、尹子、尸子、管子、公孙龙、荀子等,无不如此。他们关注的都是“名”与“实”即语言与世界的关系,特别是语言的文化阐释功能、语言在建构其理想的社会政治文化时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这一作用等。因此,这场讨论虽然没有直接去讨论语言文字本身,但它所奠定的语言观却成为中国传统语文学的理论基座和理论核心,制约和指导着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人文主义发展路向和进程。 总之,先秦的语文研究,是探索“名”与“实”的关系为主,具体词语的考释为辅,“小学”尚未形成。究其原因,一方面,诚如王力先生所说:“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去古未远,而且书籍很少,人们还不感觉到有语文学的需要。”[①]另一方面,早日完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时代变革是当时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且战乱频繁,人们无暇专门研究文字训诂。然而,即使如此,在中华文化和汉语文化性征的制约下,中国传统语言研究缘起的以义为本、形音义研究相辅相承的学术逻辑和文本解读、文化阐释的历史逻辑,已初见端倪。 二 到了汉代,“小学”宣告诞生且成果丰硕。西汉,开创了解决语文上“古今言殊,四方谈异”(《论衡·自纪》)的先例,其中有以今语释古语的《尔雅》、以通语释殊语的《方言》;东汉,更有了探求语文本身形、音、义的创举,其中有贯彻“以形说义”原则的《说文解字》、尝试“以音说义”的《释名》、上承《毛诗故训诗》传统的郑玄笺《诗》注《礼》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第一,崇尚经学和古文经的发现。史称,汉初,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致力于恢复生产;到汉武帝时,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便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懦术”的建议,懦学大兴。既崇尚懦术,就需有儒家经典,但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懦,许多典籍都散失了,因此,只好使用汉初由一些懦生口授并用当时的文字——隶书记录下来的今文经,从而形成了今文经学。后来,汉武帝发动民间献书、汉成帝又派人到各郡搜书,以致“百年之间,书积如山”(刘歆《七略》),其间有不少先秦时用大篆写下的古文经。人们在解读时,只能一字一字地去弄清那些古字的意思,逐步形成了与只讲微言大义、引申比附的今文经学不同的古文经学——着重研究文字训诂,按照字义解释经义。古文经学的发展致使汉代今文经和古文经不仅是书写的字体不同,更重要的是内容和篇章发生差异,对古代人物和制度的看法也不同。由于两派旗帜鲜明,壁垒森严,各自传授,争纷不已,促进人们进一步去考释经文,于是文字学、训诂学大兴,大批的中国传统语文学家由此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