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认为“读若(读如)”的作用是注音偶或说明通假不够全面。本文经过对《说文解字》750个读若字中一些字的分析,发现“读若”有5种作用:说明同源字、说明异体字、说明古今字、说明通假字、为被释字注音。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读若 功能 一 学者对读若的看法及评论 “读若”一语最早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称《说文》),其中标明“读若”的字,若不计同一被释字下重复出现者,据笔者初步统计,为750个,占《说文》实际被释字数9420字的1/10。正如前贤所说,“读若”确为许慎“书中一大条例”,是一个较重要的问题。读若字更是须认真分析的字汇系统。因“读若”和“读如”这一常用于古注中的注释术语被学者视成同等意义的语词,因而就关涉对注释的字的形、音、义问题的内在和外部联系的看法。 学者们一般将“读若”作为《说文》的注音或音切术语。最早提出这一看法的,概推南北朝时的音韵学家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将“读若”同古代常用注音术语譬况、急言、外言等同样看待,通共批评,云:“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熙制《释名》,始有譬况、假借以证字音耳,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外言、内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很明显,颜之推是将“读若”作为注音术语看待的,但他的认识并不很清楚。所以他对读若的看法是否恰当、准确,自然令人生疑,又加之只有总述,而无条说,其科学性就很难说。 概受颜之推的影响,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示部》(01)(本文部分疑难字编号列于文末,请读者注意)字下云:“几言读若者,皆拟其音,凡传注言读为者,皆易其字也。注经必兼兹二者,故有读为,有读若。读为亦言读曰,读若亦言读如。字书但言其本字本音,故有读若,无读为也。读为、读若之分,唐人作正义,已不能知,‘为’与‘若’两字注中,时有讹乱。”在此,段氏另告诉我们两条信息:其一,读若和读如相同,本只是注音,不关字形、字义。其二,唐代开始,注释中读若和读为常讹误,读若可以用来说明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问题并不像段氏所说,唐以前甚至东汉时,读若就有不只注音不说明字形、字义的。 其实,当时就有学者同段玉裁持不同看法。钱大昕认为:“许氏所云读若,所云读与同,皆古书假借之例,不特寓其音,即可通其字,音同而义亦随之。”从声义同源说出发,认为读若字都表示本字字义,和段玉裁的观点正相反对。但《说文》中于假借字自另有一套注释用语,为治《说文》者所公认的假借用语有“或以为”、“以为”、“故以为”、“故又以为”等,如: 乌,孝鸟也。孔子曰:“乌,盱呼也。”取其助气,故以为乌呼。 朋,古文凤字。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万朋党字。 虽然许慎的理解有问题,但乌鸦和乌呼、朋凤和朋党之间,显然为假借的关系而非引申。可见“以为”等确实是《说文》中明假借的术语,那么,说“读若”也明假借,就未免有矫枉过正之误。 王筠《说文释例》卷十一将《说文》“读若”据内容分为“读若直指”和“读若本义”两类,又照“读若”的来源分成“读若引经”、“读若引谚”,针对段氏之说法,并将钱、段二氏说综合,道:“注家之例,云读若者明其音也,云读为者注其字也。《说文》无读为者,逐字为音,与说经不同也。然有第明其音者,有兼明假借者,不可一概论也。”认为“读若”亦关涉形义,有同于读为者。 张行孚遵从王说,作《说文发疑》其中多为条例,有所发明,曰:“《说文》读若,强半后世通行之字,而其本字,强半为后世所不行者。”比较客观地指明了“读若”的实质,但因其论证不详,少人信从。 严章福祖述钱大昕之说,成《〈说文校议〉议》,将“读若”和“读与同”看作同一性质,明谓:“许书言读若某,读与某同,或言读若某某之某,皆谓假借,无关音切……而世每谓许书但拟其音,无关形义,如后世音切,谬矣。盖许果以读若为音切,则九千三百五十三文何字不当言读若,何以言读若者仅十之一?于此知许君读若为假借,非谓音切也。”这显然比钱大昕的观点激越,未免以偏概全,有失公允。若说不关音切,其8百被释字和读若字皆各为同音,如何认识?假借是什么性质、内容者,是许慎六书的假借,还是含有通假,或者如朱骏声的将引申义、同义词也作为假借的泛假借说?不论那一类,如说不关音切,许慎为什么不用意义相近或相同的同义词,为什么不全用形体相关的同族字?诸类问题,严氏之作不能解决,自难免被杨树达讥为野言。 严氏同时或稍后,张度《说文读若考》、钱绎《读若考》、叶德辉《说文读若考》、杨树达《说文读若探原》、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等著述或专文论证,或分章表述,纷纷说解,但未破清儒之窠臼,而以注音说为主。如杨树达《说文读若探原》将“读若”分“本自经籍异文者”、“本之通假字者”、“本之文字重文者”、“本之前人成说者”4个源头,详探其源,而未析其性,否认其有假借的性质,信从段氏之说,谓段氏“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之语是“寥寥十字,独得真诠”。 杨氏以下,学者基本遵从其说而参用王筠之论,王力先生《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以及有关训诂学、音韵学著作,大都认为“读若”、“读如”大多用来注音,另外在个别时候说明通假。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中册)说:“‘读若’和‘读如’的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时,‘读若’和‘读如’也可以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1)]白兆麟《简明训诂学》云:“‘读若’、‘读如’一般是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破通假字。”[(2)]唐作藩《音韵学教程》说:“还有一种注音方法叫‘读若’或‘读如’,意思是‘读的象××的音’,这实际上是打比方。《说文解字》用得比较多。”将“读若”看作采用打比方注音的“譬况”的一类,认为《说文》中的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