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略为导向构建企业绩效审计框架

作 者:
沈旭 

作者简介:
沈旭,上海市审计局

原文出处:
审计月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0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社会审计关注企业战略系统是为了遵循全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确定重大错报风险以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国家审计机关研究企业战略系统,除了防范审计风险的需要,更为了发挥国家审计特有的作用,即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本文结合企业战略系统运行,梳理相关理论和使用工具,初步探讨审计机关在此过程中所能开展的绩效审计内容。

      从企业战略制定到各层次部门进行战略实施的全过程构成企业战略执行框架。即:使命和愿景——内外部分析——战略目标——战略选择——组织模式——执行计划。

      1、从内外环境评价企业战略发展方向

      企业使命和愿景,是指由企业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目的构成的对未来前景的描述。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其核心价值观和目的不仅要与企业环境相融合,更应该与“涉及企业的国有资产安全、国有资本金预算以及国有企业经济布局等宏观问题”相一致。审计机关企业审计的对象,大多都是所在行业的代表,其发展战略更应当体现作为出资人的国有资本的发展要求。审计机关对企业战略这一层面的评价是与其他审计组织最本质的不同。

      总的来说,国家审计除了了解和熟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还必须借助成熟的战略管理工具。审计机关可以将战略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内外因素匹配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一般利用PEST(Political-legal;Economic;Social;Technologicai;Ecological)分析方法来把握宏观局势。一般以为,国有企业外部环境的关键因素是,国家产业政策、所处行业规划、政府财政扶持、地方经营优惠、生产资料供求等,以此作为判断企业战略与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协调性。具体可以利用行业成长性分析(行业处于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哪个阶段)、产业价值链分析(确定产业主体及其分布和被审计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具体位置)、产业结构分析(确定产业集中度,如S-C-P方法)、产业竞争性分析(如波特五力模型)和产业生态分析(认识互补品的影响)等内容来认识行业格局,从总体上分析企业资源战略目标集中之处,从而有效避免国有企业资源的浪费,比如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战略评估等。还可以利用战略群(Strategic group)分析方法确定直接对手从而识别关键竞争要素,保证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在宏观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对内部环境的分析,审计机关需要了解企业的资源能力。通过财务指标数据(有无反常情况)、市场销售业绩(竞争地位如何,如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获利能力等)和业务结构是否合理(如波士顿经营组合分析法)分析来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并通过组织结构、激励机制、决策程序、运作流程等来评价被审计企业的管理体系。

      最终,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机遇与威胁、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内外因素的匹配程度用SWOT分析(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来进行简单的战略方向判断,大致评估出企业的发展是否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目标。

      2、从“四性”评价企业战略选择的科学性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要“检查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绩效状况,重点关注直接影响企业投入产出的成本、价格、业务量等主要因素,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主业集中度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关键因素,涉及企业的国有资产安全、国有资本金预算以及国有企业经济布局等宏观问题,促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涉及企业落实愿景、选择战略目标的科学性。

      审计机关不应该随意评价企业战略的正确与否,因为企业的风险偏好与企业的战略直接相关,而审计人员和企业管理层对风险偏好往往是不相同的。但是审计机关应当对战略制定的科学性、协调性、风险性、责任性等方面予以关注和评价,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于国有企业经营发展。

      第一,通过判断决策过程的科学性来评价战略制定的科学性。包括:战略决策是否经过充分基层调研、专家论证以及恰当的决策审批程序和董事会正式决议等。第二,通过考察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来评价战略执行的协调性。包括:产业定位分析与产业判断选择(专业化还是多元化)、进入或退出某产业领域的方式、企业经营运作模式的重大改进、企业重大并购的决策判断、企业竞争策略(低成本、差异化、细分市场等)、塑造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途径等方面。比如审计机关可以通过被审计企业并购后是否产生预期的“协同效应”来检验决策的科学性。第三,通过评估企业风险来评价战略推进的风险性。良好的企业战略要兼顾企业目标的收益和战略风险,一般可以评估:企业风险容量、企业风险容限以及与战略相关的预算管理情况等。第四,评价与战略相关的责任性。国有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其运营目标除了经营业绩以外,还有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这些都应当从战略落实的过程中体现出来,通常包括:社会公益分担、社会就业分担、市场波动分担等。

      3、从资源分配评价企业战略实施的有效性

      执行计划需要企业战略部门用战略图等工具把集团战略分解到各职能系统;同时,企业最重要的人力和财务资源也要配合进行人力预算规划和总体财务预算。审计机关可以通过这两方面分析来评价战略实施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