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集体上访,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如不迅速将其熄灭,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但由于农村集体上访案件背景复杂,群众反映的问题面庞杂,如何提高审计效率,协助政府迅速平息上访事件,成为摆在审计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笔者结合多年审计工作实践,根据不同的上访事件,介绍几种审计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锁定审计目标 相关背景:没有具体审计目标 某村反映村两委在自1984年至1998年任职15年内,疏于管理,致使村财务管理混乱,集体资产受到侵蚀,书记有侵占集体财产嫌疑。群众情绪激奋,曾越级上访,严重影响了农村稳定。 上述案件,反映问题时间跨度长,且没有具体问题。这类上访案件的审计重点应放在:锁定审计区间,确定审计内容,将审计目标明晰化。如何实现上述目标,首先加强沟通,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开好两会。一旦由当地政府组织召开政府、被审计单位和审计组三方会议,表明审计的依据、目的、意义与要求,使上访群众和“两委”成员提高对审计的认识,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审计工作;二是开好由当地政府、上访群众和审计组参加的动员会。让上访群众畅所欲言,将上访内容具体化,通过会议座谈,掌握了解群众的思想状态,增强群众对政府和审计人员的了解和信任。在此基础上,由群众选出五至七名同志作为上访代表,将群众关注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列出集体收入不入账、村线路改造浪费严重等15个具体问题。这样审计工作有的放矢,十五年的陈年旧账十天审完,镇党委依据审计报告免除该村书记的职务,群众上访事件得以平息。 二、快刀斩乱麻 相关背景:单一审计诉求 某村地处某县西北偏远地区,全村百余户人家,2000年人均收入不足六百元,是全县经济落后村。就是这样一个村,支部书记却整日忙于请客送礼,浪费严重,引起群众极度不满,要求党委政府对村支部书记腐败浪费问题进行查处。 类似案件群众反映的问题突出并且单一,有明确的要求,只要问题查实并迅速做出处理,群众上访很快就能平息。审计工作直奔主题,仅用两天的时间查实,自的1997年10月至的1998年底在短短一年多点的时间里,经书记经手用于请客送礼的花费竟达15936.45元。同时,查清该书记虚报冒领各项费用3600余元的事实。党委政府依据上述事实迅速作处理开除其党籍的决定,平息了上访事件。 三、实施攻心战略 相关背景:会计载体残缺 这是一桩特殊的群众集体上访案件,所谓特殊是因为:其一,该案件上访时间长,自1998年至2002年不间断的上访长达四年之久。其二,该案涉及的时间长,自1985年至1996年历经11年。其三,该案涉及的当事人双方关系特殊,被上访人为该村书记,上访代表人是被上访人的亲属,可谓是“知根知底”。其四,该案曾被公安、检察、纪检多个机关受理,并且镇纪委已做出处理结论,但均未平息上访事件。其五,上访者要求查清当事人在长达12年经营该村建筑公司期间侵吞集体财产的问题。据了解,该公司在经营期间会计资料残缺不全,且当事人称平息了1985年至平息了1989年承包费已经交清(经查村委有收缴承包费收据),平息了1990年至平息了1996年公司与村委无任何承包协议,其经营行为属个体行为,与村委无关。平息了1996年当事人就任该村支部书记后,就本人在任建筑公司经理期间与村委的经济责任以协议方式加以确认解除,并有公证机关进行公正。 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上访案件,传统的审计方法难以实现即查清当事人的经济问题,又能达到平息上访的目的。经认真分析前几次平息工作失败的原因,在开展大量内查外调取证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集中精力寻突破,攻心为上解谜底”的特殊审计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审计人员经过大量工作终于在混杂凌乱的一堆票据中找到了打开谜团的钥匙。1996年村委会出具借款凭条一张,借当事人现金8000元,借款凭条中注明,所借款项为当事人1990年至1996年以该村村委名义收取的外来工程施工单位管理费。从这张借款凭条上不难看出,本属于集体收入却成个人所有,当事人收入的款项虽已记到村委的账上,但所有权仍属当事人所有,当事人侵吞集体财产的事实已成定局。抓住这点,与当事人展开心理战,因为1985年至1989年当事人承包经营实为个体经营,没有会计资料供审计人员检查核实承包合同履行情况(当时双方签订的承包合同主要内容为:承包人按照年度完成工程总收入的12%上缴承包费),因此,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当事人改变观念,承担1990年至1996年经营期间应负担的村委管理费。其理由有三:其一,1990年至1996年当事人经营期间公司仍是原来的公司,公司的性质未变。其二,其间收取外来施工单位管理费是以村建筑公司的名誉收取。其三,1996年当事人与村委签订的解除经济责任的协议也不难看出,若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经济责任为何还要签订上述协议哪?经过一番激战,当事人终于败下阵来,自认欠交村委五万元管理费并于当日补交。漫漫四年上访路,审计三日出结果。为顺利平息这起群众集体上访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