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计知会点概述 1.审计知会点的定义。审计知会点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利用各业务实施部门在日常进行的各业务环节关键点提供的关键信息,对各业务全过程进行同步有效监控的关键控制点。审计知会点的建立可以使内部审计人员根据风险度选择项目进行同步审计,以降低风险为导向,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这样得出的审计报告可以作为揭示风险、防范风险以及信息交流的预警信号,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从而为企业获取更大价值。 2.同步审计的特征。 (1)动态性。一方面,传统审计模式是在工程竣工后集中进行一次结算审计,这时要处理各个施工程序中发生的大量数据,工作量大。而同步审计可以分时段分内容,对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等进行动态审计,这样使得审核思路更清晰,也可缓解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同步审计可在传统工作阶段范围基础上双向延伸,这样有利于分析前后阶段互相影响的关联因素,可以动态地监督整个过程各阶段运作是否正常。审计工作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变化需要,就必须从过去静态的审计向动态的审计转变,使审计监督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步合拍地前进。 (2)实时性。传统的事后审计因隐蔽工程或多次变更部位的一些细节记录不详,很难正确区分、合理判定,故扯不断、理不清现象经常出现。同步审计可从源头上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审计人员及时深入现场,在隐蔽工程掩盖前或变更过程中做好记录取证,准确掌握各种有效信息,减少与施工方的矛盾与纠纷,为后期确认签证、审核结算做好准备。 (3)时效性。同步审计人员在施工现场会同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签字认可实测记录后,可立即计算出相应的工程数据,即随签随算,避免了扯皮现象和以往签证长期不签大量积压的弊病,将较长的传统审计周期提前压缩消化在事中阶段,使过去过于集中的工作量尽可能均匀分散在施工阶段,从而加快了结算审核速度,加大了审核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同步审计及时跟踪业务流程中的审计重点,确认和测试管理部门为降低企业风险所采取的方法和方式是否有效。审计结论致力于提出管理风险的对策,包含更广泛、更丰富的信息,更具时效性。 3.工程审计中应用审计知会点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应用审计知会点进行工程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站在中立公正的立场,不直接参与被审计业务的决策过程,这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 (2)有利于防范与控制重要风险。应用审计知会点进行工程审计强调从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出发,识别与确定企业可能面对的各种风险。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对业务部门的工作流程有透彻的研究,了解业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跟踪各业务环节关键点来保证流程与结果的正确,以防范与控制重要风险。 (3)有利于实现同步监督,提高审计效率。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审计知会点,并根据风险度选择项目进行同步审计,使内部审计既参与了对企业的管理活动,又不局限在具体业务流程中。当业务流程运行到关键点即审计知会点时,业务部门必须同步通知内部审计部门,实现内部审计人员的同步监督。信息的同步解决了在线审计需审阅海量信息的问题,使内部审计部门从具体业务流程中超脱出来,从更高的层次实现同步监督,实现事前及事中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二、审计知会点在工程审计中的应用 1.规划与立项环节。根据项目立项时的立项依据、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年度计划等建立审计知会点。 通过对立项依据、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年度计划等建立审计知会点,进行同步抽查审计,前移审计关口,从源头上避免项目决策造成浪费,有效控制投资规模。可以及时抽查所立项目的立项依据是否充分,并结合项目可行性、必要性、经济效益以及技术政策等要求对项目进行审查。审查计划有无重复,对项目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应急项目立项进行同步监察,主要查看项目性质是否属于应急项目,流程是否按规定审批。 例如,通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实施技改检修项目的立项查询,发现办公室防盗系统项目未做统筹管理,立项内容不明确,与往年项目计划有重叠等。工程审计人员同步查勘现场及立项资料,提出审计建议,实施部门及时进行项目梳理,取消部分重叠项目,并明确项目实施内容。 2.设计环节。对需要进行设计的项目召开设计审查会,建立审计知会点,设计方案审查对有效控制项目建设投资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招投标环节。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主要设备材料采购等招投标环节建立审计知会点。 (1)工程招标。项目开工前对施工、设计、监理单位的确定过程要同步知会内部审计部门。对超过50万元的技改项目施工发包及设计费、监理费超过50万元的发包,按企业招投标管理规定必须进行招投标。 (2)物资采购。审查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和采购方式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物资验收、入库、保管和维护是否规范;剩余和废旧物资的管理及处置是否合理合规,处理数量是否真实,作价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