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您们”

作 者:

作者简介:
邢福义,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原文出处:
方言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汉语的方言宝库是十分丰富的,这些年来,笔者在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方言研究的重要,感到方言现象可以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提供宝贵的多方面的启迪。

      本文主要就一个事实发表一点粗浅的意见。讨论中,通过“普通话—古汉语—方言”的三角观察,涉及了相关的方言现象。所要讨论的事实,就是“您们”。

      对于“您们”,语言学界所持的态度有四种:①否定,②肯定,③避而不谈,④不完全否定,也不直截了当地肯定。笔者有机会主编过两部教材:一是大学本科学生使用的《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二是大学专科学生使用的《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 版,1993年第2版。在这两部教材中,都肯定了“您们”。

      吕叔湘先生特别注意这个“您们”。《中国语文》1982年第2期, 发表吕先生以吴蒙笔名所写的短文《“您们”、“妳”、“二”和“两”》。主要指出:第一,“您们”在私人信件中相当常见,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第二,文学作品中有时出现“您们”。《中国语文》1982年第4期,又发表吕先生以方若笔名所写的短文《关于“您们”》。主要指出:第一,老舍、王蒙、从维熙等人的作品中,也有“您们”。第二,有的北京市中学教师说,中学生里有人在口头上说“您们”。第三,有些老北京人说,“您们”在口语中确出现过,主要见于三句话:您们吃了饭吗?│您们请回吧!│给您们添麻烦了。后一篇文章对前一篇文章的论说有所更改和补充。显然,吕先生是越来越倾向于肯定的。

      一个语法现象能否成立,一看事实上是否有根据,二看理论上是否能解释。

      从事实上看,情况是:

      第一,在口语上,老北京人证实确有使用,北京市中学教师又证实现在的中学生也说。吕先生尽管只列出三个例子,但这么三个例子至少能够表明“您们”有时上了口。

      第二,在书面上,著名作家的笔下一再出现。吕先生文章所列举的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有这么些:(1)尝到劳动滋味的人有福了, 因为社会主义的幸福是您们的│谨向您们致贺,向一切劳动人民致敬,并祝新年之禧!老舍《贺年》,转引自《语文学习》1982年第2期55页(2)您们是国家的精华和希望。您们失去了太多的时间, 我相信您们会夺回来。王蒙《蝴蝶》,《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385页(3)您们给了我们生活的勇气和前进的力量!从维熙《伞》, 《小说月报》1981年第11期16页(4)您们要是相信我,就听我说一句话。赵金九《乡村酒肆》, 《人民文学》1981年7月号如果把视线引向文学作品,那么,只要留心,就会发现,使用“您们”的现象绝对不是个别人的偶发行为。再看两个例子:(5)老长辈们,我一定改邪归正,您们住手吧!刘绍棠《一河二刘》,《人民文学》1994年第3期11页(6)我扭过头说:“您们就看好吧!”肖亦农《红橄榄》, 《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3期118页前一例,作者刘绍棠是北京市通县人,1936年生;后一例,作者肖亦农是河北保定人,1954年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过书。

      第三,在电视广播的语言媒介上,已经运用开来。最有力的证据是:(7)老师您们好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节目

      中央电视台1995 年9 月10 日晚上黄金时间播出《综艺大观》节目112期,这是庆祝教师节的专场。节目里一再出现一个大蛋糕, 蛋糕上用长方形框格框出五个红色大字:“老师您们好”。而且,节目主持人还用浑厚的男中音深情地大声把这五个大字念了出来。《综艺大观》是许多人都特别爱看的节目。影响之大,不言而喻。

      从理论上看,“您们”使用和组造不是没有根据的。

      第一,“您们”的使用,遵循语用需要的价值法则。

      一个现象,能否在语言系统中生存和定根,取决于这个现象是否有它的特定的难以取代的语用价值。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您们”恰恰有难以取代的语用地位。比方,给三个长辈或需要表示尊重的先生写一封信,光说“您”,似乎概括不了三个人;若说“您三位”,似乎不大像现代人在说话;若说“你们”,又显得不够尊敬。于是,只好用“您们”。看个具体例子:(8)有您们这些好朋友的帮助,相信事情能办成。 饶长溶先生给笔者的信,1995年10月12日饶长溶先生信中之所以不用“你们”,显然是因为他觉得用“您们”更能表达尊重的情味;之所以不用“您”,显然是因为他觉得用“您们”更能明确地表示复数。可见,“您们”的使用,为现代汉语语用系统的需要所决定,可以给语言增添积极的因素。

      第二,“您们”的组造,遵循语言形式的类化法则。

      语法现象的系统性有很强的类化作用。当一个特定系统趋向于匀整,只剩下小块空缺,这小块空缺便可能接受类化的强烈影响而得到填补。现代汉语里,人称代词的“三身”系统十分匀整,“您们”的使用既是客观上表意的需要,在理论上也是系统性的类化结果,具有填补空缺的作用。看表:

      〈B〉〈E〉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我 我们 你 你们他 他们

      咱 咱们 您 您们她 她们

       它 它们

      事实上,这样的类化现象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在凌濛初《拍案惊奇》中,就多次出现“吾每”或“吾们”。“吾每”即“吾们”。例如:(9)大家笑道:“这家子被我们说得动火了, ……”铁里虫道:“……吾每只一个钱白纸告他一状,这就是五百两本钱了。”二刻卷十:赵五虎合计挑家衅 莫大郎立地散神奸(10)他看见是吾每的好友,自不敢轻。……吾每且落得开怀快畅他一晚……二刻卷八:沈将仕三千买笑钱 王朝议一夜迷魂阵(11)这样好月色,快开门出来,吾们同去吃酒。二刻卷九:莽儿郎惊散新莺燕梅香认合玉蟾蜍上例全都引自秦旭卿标点的《初刻二刻拍案惊奇》,岳麓书社1988年版本。其中既有“我们”,也有“吾每”或“吾们”。“吾每”或“吾们”明显是类化而成的形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