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改革三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蕴璇,内蒙古管理干部学院

原文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部首和部首改革的历史,认为部首是最适应汉字特点的排检法,它不可能被其他的排检法所取代,当前部首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现部首法的标准化。文章在详细剖析部首与汉字的诸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部首的几点意见:改革部首只能是对传统部首做尽可能少的调整,而不能大动干戈;应该综合平衡部首与意符、部首与部位的矛盾;为适应繁体字与简化字的不同情况,应设立两套“统一”的部首;在确立统一部首时,还应统一规定各部所属的全部汉字。

      关键词:汉字部首 改革 意符 部位 字体

      一、部首改革的轨迹

      部首改革是当前辞书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部首是东汉许慎编纂《说文解字》时创制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小篆字典,它把9353个小篆分列为540部,各部之首字即为部首。 后来出现的楷书字典,均承袭了它的部首。如晋朝吕忱的《字林》,依《说文解字》的540部编次;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 基本上采用《说文解字》部首,只作了少量增删,调整了排列顺序,其部首数为542个; 宋朝司马光等人的《类篇》,仍袭用《说文解字》部首,仅在排列顺序上更动两处,部首数仍为540个。到了明代,梅膺祚编纂《字汇》, 将部首删并为214个,纠正了《说文解字》分部过于繁琐的毛病; 在排列方式上,也以笔画多少为序,改变了《说文解字》部首漫无秩序的状况。这是部首的第一次大改革。此后,明代张自烈的《正字通》,清代张玉书等人奉敕编纂的《康熙字典》,以及民国年间的《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等,都沿用了这套部首,所以这套部首的影响极其深远。

      尽管经过梅膺祚的改革,但传统的部首仍然存在种种难以解决的矛盾,不便于读者查检,于是,从本世纪前半叶起,不少学者就开始探寻新的辞书排检法,以求代替传统的部首。50年代以前,学者们研究的新排检法不下70种;50年代以后,也约有近30种。归纳起来,这些新排检法不外三种类型:1.音序法;2.代码法;3.笔画笔顺法。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音序法的局限性就比较大,适用的仅是中小型辞书。代码法从理论上讲似乎简便,但由于汉字结构形式变化多端,将笔画或部件转换成号码会出现许多模棱两可的情形,使读者难以判定,所以截至今日,在众多的代码法中,被历史证明比较简便可行的仅有四角号码一种,而四角号码本身还存在着一些缺欠,因而不能取代传统的部首。至于各种各样的笔画笔顺法,由于受汉字结构复杂和字数繁多等条件的制约,使用起来也不比部首简便,尤其在收字较多的大型语文辞书中,其繁难程度比起部首法来,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正因如此,近些年来出版的具有权威性的大型语文辞书,如《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修订本)、《辞海》(1979年版、1989年版)等仍然以部首法来编排字目,而笔画法、音序法和代码法等在这些辞书中只能以辅助查检法的形式出现。

      部首法之所以没有被取代,是因为它适应了汉字的表意特点和结构特点,但它又存在着很多矛盾,所以还必须加以改造。

      研究改革部首的学者,最早为高梦旦,他在本世纪初著有《改革部首之草案》一文,按“依形归部”的原则把部首归并为80个,并确定了上下左右之部位。此后又有30年代陆衣言的《新部首检字法》〔1〕、黎锦熙的《汉字新部首》〔2〕、蒋一前的《形母检字法》〔3〕,40年代戴申翰的《改编部首》〔4〕、王竹的《新部首检字法》〔5〕,等等。这些新的部首,或对传统部首进行大规模的删、增、并、改,或另起炉灶自创新体系,它们都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在辞书史上昙花一现,没有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5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继续提出种种改革部首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曾两次组织工作组制定新部首方案,第一次是1964年的“汉字查字法整理工作组”提出的新部首方案,第二次是1983年的“部首排检法工作组”制定的《统一汉字部首表》〔6〕。 前者对传统部首做了较大的改动,使之适应楷书字体和简化字体,并比较严格地规定了部首的部位;后者只对传统部首进行简单删并,保留了“阜”、“邑”等不适应楷书字体的部首,但也采用了简化字作部首(不取简化偏旁)。《辞海》(1979年版、1989年版)的250个部首是根据1964 年方案略加调整后确定的;《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的200个部首是参照1983 年的部首表制定的,但是恢复了繁体字;《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则是用的1983年部首表原件。除上述而外,影响较大的还有《新华字典》的189 个部首,它也对传统部首做了较大改动,使之适应楷书字体和简化字体。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简称《国标》)的186个部首(正体186个、变体47个)则基本上是《新华字典》的部首,只是做了个别调整。

      与此同时,有的语文辞书,如《辞源》(修订本),仍然使用传统的214个部首。这就是说, 即使除去那些影响不大的语文辞书所用的各式各样的新部首外,也还有六种影响较大的部首在各种工具书中使用,即传统的214部、《辞海》的250部、《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的200部、《统一汉字部首表》的201部、《新华字典》的189 部和《国标》的186部。这些部首特点各异,存在的矛盾也不尽相同, 读者使用不同的工具书,必须掌握不同的部首体系,造成诸多不便。而且,实践证明,上述多种部首也没有哪一种能获得人们的一致认同。因此,当前部首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统一部首,实现部首法的标准化。近年来,在《辞书研究》、《语文建设》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研究部首的文章,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探讨部首法的标准化。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大家都满意的部首改革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