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接受理论的审计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新道 江苏省南京市审计局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0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接受理论,是由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等五名文艺理论家创立的一个文艺理论派别,80年代传到我国,对我国文艺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接受理论的贡献在于高度肯定了读者在文艺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及能动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的偏差。尽管接受理论也有不足之处,但其中许多观点不仅为我国文艺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而且也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诸多启示。本文试图从接受理论角度初步探讨审计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式等问题。

      审计文化建设的两个接受问题

      强调研究读者的重要性,确定读者的中心地位,是接受理论的重要主张。当前,我国一些审计机关的审计文化建设进展不理想,成效不明显,究其原因,其中有一点需要正视的就是尚未充分认识到审计文化建设的接受问题。

      问题一:审计文化建设只重视其作用的发挥,而忽视了这一作用如何发挥。审计文化建设在推动审计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绝不是简单的作用与被作用关系。两者之间是直接的关联,还是另需借助其他媒介产生联系,都有待深入探讨。作为一种亚文化,审计文化既具有大众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独特的个性。要充分发挥审计文化的作用,必须首先了解大众文化的传播特性,再以此为基础准确把握审计文化的内在规律,建立健全审计文化的作用机制。当前,有些审计机关的审计文化建设,仅仅满足于开展几次政治理论学习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仅仅满足于编发几份文件或提出几个口号,未免把问题简单化了。

      问题二:只重视审计文化建设的施众问题,而忽视了受众问题。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看,任何文化活动如果不考虑接受问题将会失去意义。其实,在实践中,审计对象和审计人员对于审计监督认同程度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审计项目质量的高低和审计工作水平的高低。从这个角度来讲,审计文化建设的受众问题不容忽视,至少在两个层面,要予以考虑:一是审计文化要为社会接受。审计文化所蕴含的审计工作理念、审计价值取向,应该体现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应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二是审计文化要为广大审计人员接受。人是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审计人员的接受效果,直接决定了审计文化建设的成效。

      上述两个问题不能很好地加以解决,审计机关在审计文化建设中就会不可避免地走进一些误区,和谐审计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都难以真正形成。

      接受视角中的审计文化特性

      接受理论认为,所有文艺活动有一个相似的命运:作品是否被认可、被接受,除了要看作品自身水平外,还要看作品是否满足社会需求,以及是否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审计文化建设亦是如此,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而这两种“需求”决定了审计文化建设应具有社会化和人性化两个特性。

      社会化,是指审计文化建设要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审计文化的社会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审计工作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变化。当下,我国审计文化的社会化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指审计文化建设应充分吸收人类社会文明,积极融入现代社会理念,主动接轨世界审计文化。二是指审计文化建设要体现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实际和需要,以促进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推进国家民主法治建设为核心理念,在审计监督工作中发挥“软实力”作用。三是指审计文化建设需体现对社会和公民期待的理解、尊重和满足,贴近被审计对象的目标定位,促进审计监督与社会各界的“同频共振”。

      人性化,是指审计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符合审计人员的心理需求。审计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在于审计人员能否接受并最终形成良好的审计理念、审计职业道德和审计价值观,用以指导自己的审计实践行为。优秀的审计文化通常是在特定的审计监督活动中,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审计发展的需要,由审计机关倡导,通过审计人员接受并坚持不懈地实践而逐步形成的。这种接受,理应属于自愿的接收、认同和吸纳,而不是强迫性的、采用行政手段的灌输。既然如此,审计机关开展审计文化建设时,应深入分析审计人员的心理需求,把工作做到“心坎上”:一是培育审计人员的人文素养,张扬审计人员的民主精神。二是把审计价值与审计人员个人价值统一起来,增强审计人员的主体意识。三是兼顾审计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形式,让审计人员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逐步拥有共同的审计理想和审计目标。

      社会化和人性化是审计文化建设基于接受理论视角的两个特性,社会化是审计文化建设针对审计机关外部接受问题而言的,属于外化特性;而人性化则是审计文化建设针对审计机关内部接受问题而言的,属于内化特性。

      审计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审计文化建设力争达到期望的效果,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要找到适当的路径和切实可行的方法。从接受理论的视角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路径。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审计机关要站在主体的角度,以施众的角色,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阵地的作用,做好审计文化理论探讨、经验做法方面的引导宣传,力争对审计文化建设达成共识。要注重理论升华和实践突破两个方面的结合,不断丰富审计文化的内涵,拓展审计文化的外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