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的基本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银发[2001]416号)中指出,“五类贷款的定义分别为:正常,即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即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即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即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即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如需要重组的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违反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发放的贷款应至少归为关注类等。 二、审计目标及风险控制点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审计的目标为核实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真实性,揭露各种掩盖不良资产的做法。通过对贷款风险分类程序的分析,关键风险控制点在于分类的源头,即客户经理整理资料、填写风险分类表。通常,客户经理由于受内部考核指标的限制,可能隐瞒贷款真实状况,利用失真的信息取得有关部门的通过。因此,审计重点在于核实有关信贷信息的真实、准确性,进一步揭露信贷资产质量的真实性。 三。审计思路 (一)审计重点关注内容 1、同时存在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的企业。对同一企业在不同时间发放的不同方式贷款,在贷款到期日,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分类结果。但同一企业在相同时间所取得的贷款,在同一时间点上的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应一致。 2、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按照人民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的有关规定,对于贷款本金逾期或应收未收利息超过90天的贷款,无论贷款本金是否逾期,均应划分为次级类以下贷款。 3、贷款企业的报表。通过企业报表项目的增减变化,可以反映出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全面生产经营情况,同时也是贷款五级分类的主要参考指标。按照规定,如果贷款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或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出现红字,则该企业的贷款均应列入不良类贷款。 4、贷款企业的还款来源。如果依靠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已无法保证正常还本付息,必须采取以资抵债的方式来偿还贷款,则企业的贷款也应列入不良类贷款。 5、信贷资产质量。为了完成或达到上级行下达的不良资产目标考核计划,经营行往往会采取借新还旧的方法来掩盖不良贷款,但已形成的应收利息却无法从系统删除。因此,可以将上述情况作为审计的重点进行核实,尤其是借新还旧后仍有欠息的贷款企业。 (二)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 运用sql工具,设定查询条件。 具体语句包括: 1、同时存在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的企业。 2、贷款逾期90天以上。 3、现金流出现负值。 4、净利润出现负值。 5、企业出现资不抵债。 6、破产、关停的企业。 7、以资抵债的贷款。 8、办理借新还旧后仍有欠息的贷款企业 通过以上分析,剔除重复记录,将原始数据整理成审计所需的中间数据,便于下一步的深入分析和形成审计数据。利用上述审计中间表,审计组可以集中力量,重点对筛选出的支行的信贷数据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信贷档案,延伸调查贷款企业,发现商业银行在贷款五级分类中所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