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诉讼时效性内审的重点及方法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0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当前,银行贷款采用担保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在借款人贷款到期不能主动还款时,银行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处置抵押物或要求保证人按照承诺履行保证义务,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信贷资产的安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违约贷款的起诉不果断、不及时造成银行胜诉但追索难以至形成贷款损失的问题时有发生。银行应充分发挥内审职能,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减少贷款资产损失,提高信贷管理水平。本文试对贷款诉讼时效性审计的重点及方法提出一些看法。贷款诉讼时效性的审计离不开对贷款为何变坏及变坏的过程的调查,因此围绕贷款调查、贷款展期、贷后跟踪检查等管理环节展开审计,是现场审计必须突出的重点。

      一、审阅贷款是否存在“先天不足”。“先天不足”的贷款放贷易收贷难,是不良贷款重要来源之一。内控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着手,事前控制最关键,贷款业务若事前控制不力,事后很难补救。在调阅资料时,应对企业申贷资料、银行贷前调查资料并结合贷款前后近期内的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查,重点应落在对有问题贷款为何发放这一疑点上,通过调阅一系列管理资料判断银行贷款是否严格执行了调查和审查内控制度,并划清相关人员应负的责任。

      二、分析贷款首次展期的理由是否充分。贷款管理经验证明,首次展期原因必须查清,如果首次展期理由稀里糊涂,会让企业及信贷人员养成得过且过思想,不合理的展期会在不良贷款统计上避免下划一个等级,从而会暂时掩盖了贷款问题,逃避被银行诉讼的可能。因此,审查首次展期理由很重要,审计人员应对照展期制度规定,判断贷款展期理由是否合理及充分,审查信贷员在展期后采取了那些管理措施,管理层是否作检查督导,上级部门是否发出预警,由此判断内控有效性失败的形成原因。

      三、审计贷款诉讼没有抓住资产受偿的最佳时机的管理原因。审计人员在开展贷款诉讼时效性审计时,不仅要熟悉信贷制度和业务,还要了解相关法律制度。一是首先应了解内部法律部门执行诉讼案件授权管理规定和起诉案件审批过程中风险防控工作的规定,避免审计报告提出忽视诉讼成本、导致盲目诉讼的审计建议。二是应剔除因信贷人员贷后管理跟踪不到位,甚至在对借款人、担保人的下落及可供执行的财产状况都未能掌握清楚的情况下就要求诉讼,增加了胜诉后执行的难度而被法律部门暂时搁置的问题,这种情况是因信贷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内控失效的责任应由信贷人员负责,而不能任其推脱责任。三是按照业务流程及不同业务环节或管理层次,以文书资料显示的责任人签字为线索,注意划分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及贷款清收的责任。四是注意询问。需要提起诉讼的贷款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管理资料很繁杂,在审计过程中,运用询问法与当事人沟通,多倾听当事人陈述,抓住贷款管理的风险环节是提高现场审计效率的关键,询问要始终围绕审计重点进行。五是利用计算机非现场排查,对筛选的贷款按展期时间排序,如对贷款历次展期额度、收回额、各管理岗位责任人及管理资料存放等编成问卷或表格形式提前发到被审计部门,为审计人员赴现场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作必要准备。总之,通过贷款诉讼时效性审计,从贷款展期、贷款担保行为和诉讼时机等多个方面,全过程地剖析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反映银行贷款经营管理问题和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信贷业务内控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以改变银行“赢了官司输了财产”的被动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