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国家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审计预案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中信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原文出处:
审计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0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的应用与推广,审计风险的把握与控制,关键在于将这种“非常规审计”从制度上加以固化,形成一种特殊的审计管理模式。其实现路径就是制定国家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审计预案,并纳入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将全过程跟踪审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统一、快速、协调、高效的国家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审计预案应该明确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

      在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被审计单位范围广,而且参加审计的审计机关多,必须要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和组织体系,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因此,应该建立“一把手挂帅”的领导体系,在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审计预案启动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调动各方资源,迅速开展工作。这是预案实施的基础。

      (二)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有效的运转机制

      根据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突发性、紧迫性的特点和审计工作需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适当简化工作程序。建立审计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机制,按照特事特办的要求,分解工作任务,在领导、组织协调、审计、评价、公告、监督、宣传、保障、奖惩等方面做到责任到人,进一步严格应急审计工作纪律,防止不同审计机关、审计机关不同部门之间推诿扯皮。这是预案实施的保证。

      (三)必须明确应急审计工作方式和风险控制体系

      根据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审计事项的特点,必须因时而异,建立有效的审计“绿色通道”。研究开通“绿色通道”的程序和方法,确定突破常规审计相关规定的程序、方法和内容。成立审计标准认定机构,评价审计依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既可应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同时也可以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职业风险。这是预案实施的关键。

      (四)必须建立独立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审计成果考核体系

      由于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审计从审计的组织、目标、内容、程序、方法、规范、处理等方面都与常规审计有很大不同,如果用常规审计的考核标准进行衡量,则有失公允。因此,应该研究制定与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审计相适应的审计成果考核评价和奖惩体系。这是预案实施的重要手段。

      (五)必须建立信息公开与信息披露工作机制

      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审计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及时将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公开是基本要求。建立统一、固定的信息公开与信息披露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审计新闻发布会、公共审计结果、协调新闻媒体进行专项采访等工作十分必要,这有助于扩大审计影响,促进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置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