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根据事实和已有的评论论述由我国提出的、参与构成我国八十年代副词研究新突破的“语义指向”提出的过程、内容、实质和下列意义:从提出的方法论、揭示的内容所涉及的方面、揭示的规律、引进的语用学的成果等方面参加副词研究的新突破;对语言学添砖加瓦;用数学做理论指导和揭示规律的工具;运用系统科学成果。并且首次说出“语义指向”的来源——“指向”,是吕叔湘先生提出的。 关键词 语义指向 指向 副词 焦点 我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在八十年代有两个重大的突破。一个是副词研究,一个是歧义研究。在副词研究中,我国学者有许多创新,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在1983年我国注意到“语义指向”,提出这个概念,并从“语义指向”上揭示出一些副词的重要语法规律,发现歧义的新品种——语境歧义,提出语境歧义分析法。发现歧义的新品种和提出语境歧义分析法,也属于歧义研究的突破。 从1983年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十多年。“语义指向”提出的过程、“语义指向”的内容、实质和意义,还没有论证;“语义指向”的来源——“指向”,是吕叔湘先生提出的,还鲜为人知。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个探讨。 一 “语义指向”是由“指向”演化而来的。 “指向”,是吕叔湘先生在对拙文《表示“异中有同”的“也”字独用的探索》(后来载于《中国语文》1983年第1期, 收入《语法研究和探索(2)》,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4月版)审稿时提出来的: “3、第二个主要论点是:在没有伴随句的情况下, 在可能实现的交换项之中,实现的可能性大小(作者称之为‘突出’)与位于‘也’字前或后,离‘也’字远或近有关。‘也’字的作用指向(作者称之为‘统括’)前面的最挨近的一个,然后是更前面的一个。然后是‘也’字后面的。……” 吕先生这个“指向”是“语义上”的,所以,它实际上就是“语义指向”,只是这里用作动词。 我遵照吕先生的教导,按照上述意义在拙文中使用“指向”的术语: “用‘也’字的语义根据是‘异中有同’。但是,有了这个语义的根据,如果不用‘也’字,‘异中有同’就不能表达出来,如说:‘我知道,她知道。’而一用上‘也’字,就表达出来了,由此可见:‘也’字表示‘异中有同’。‘也’字在表示‘异中有同’时是指向(取用语义)两事的,但是由于比较项是比较两事的对象,而相同项是两事共有的,所以可以看作‘指向比较项,配以相同项’,简称为指向比较项。”(着重号是现在引用所加的) 后来,我在1987年《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 期《论现代汉语语言形式同内容的矛盾》一文中,把“指向”用为名词: “我在研究表示‘异中有同’的‘也’字的独用的时候,是采取分析‘也’字的指向,揭示非认知意义在原语法结构体上面生成的规律的办法。” (这里,我要向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陆俭明兄表示歉意。他到新加坡讲学、研究。因那里资料不全,于1987年4月24日写信给我, 垂询有关语义指向提出的问题。当时,我因大脑供血严重不足,记忆丧失殆尽,于当年5月4日给他作复时,漏了这一点。)由于作为动词的“指向”就是“语义指向”,所以这个用作名词的“指向”,也是“语义指向”。 差不多同时,邵敬敏提出“语义指向”的术语。他在1995年《语文导报》第2、3期的《八十年代副词研究的新突破》(后来收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和回顾》里,语文出版社1987年10月版)一文中评论到我们这篇拙文的有关问题时说: “《表示‘异中有同’的‘也’字独用的探索》(《中国语文》1983.1)则就副词的语义指向与语法的组合关系相一致又不一致的情况进行了另一种比较。沈文首先提出跟‘也’语义联系有关的包括表示‘异’的‘比较项’和表示‘同’的‘相同项’;其次描写了‘比较项’在‘也’前后的分布情况以及‘比较项’跟‘相同项’的函数关系;最后讨论了‘也’在句子中的语义指向,即跟由‘比较项’而产生的潜在义的联系,从而揭示出在语法平面上‘也’只跟它后面的结构成分发生关系,组成结构体,可是在语义平面上,却可以跟位于‘也’前后的‘比较项’和‘相同项’都发生关系。”(着重号是沈开木加的) 他又在1987年《中国语文》第3期的《评〈语法研究和探索2〉》里使用“语义指向”: “沈文(指《表示“异中有同”的“也”字独用的探索》——引者)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从话语语言学角度去探讨副词‘也’的‘语义指向’,而且从方法论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语境歧义分析法。” 二 名词“语义指向”是指一个词指向它的对象的能力或特性。由于指向对象的能力或特性,必然可由受到动作的对象显示出来,所以,作为名词的“语义指向”,也指受到动作的对象。因此,“语义指向”具有上述两种紧密联系但所指不同的含义。为了便于论述,本文权且把这两个义项分开,让“语义指向”专指一个词的能力或特性,而把受到动作的对象,改称为“语义指向的对象”。 “语义指向”的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