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briefly reviews thehistory as well as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 study ofmetaphor both in the west and in China and suggests thatmodern studies of metaphor should be an autonomous disciplinewith its own objectives and methods.It should aim atexplaining such fundamental questions as the nature,origin,working mechanism and effects of metaphor so as to achievean integrated theory of this special cognitive phenomenon. 本文主要讨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任务和方法。但是,为了论述上的需要,我们首先简要回顾一下西方隐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近年来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现象的研究情况。讨论的顺序是:(一)国外隐喻学的历史发展;(二)我国的隐喻研究;(三)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 (一)国外隐喻学的历史发展 隐喻研究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布莱克(Black,Max 1978)所称的“贬斥派”(depreciators),认为隐喻对我们思维的发展影响甚小,有时甚至有害;另一种是所谓的“赞赏派”(appreciators),认为我们的语言和思维过程中充满了隐喻,认为人类思维本质上是隐喻性的。 隐喻贬斥派的鼻祖当推古希腊的柏拉图。虽然柏氏本人是娴熟地运用隐喻、寓言和神话来表达其深邃的哲学思想的大师,他却把隐喻和其它的辞格看作是哲学的大敌。柏氏认为,哲学讨论的是真理,而修辞格却教人如何“花言巧语”,是与哲学的宗旨背道而驰的。 隐喻“赞赏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亚里斯多德,昆提良(Quintillian),方达尼尔(Fantanier,P.),理查兹(Richards,I.A.), 雅各布逊(Jacobson,R.),布莱克(Black,M.),利科(Ricoeur,P.),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G.& Johnson,M.)等。其实也正是这些人对隐喻现象的研究和论述构成了西方隐喻研究的历史。 从研究的范围和方法来看,西方的隐喻研究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 1.隐喻的修辞学研究。从亚里斯多德到理查兹, 大约从公元前300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时间跨度为两千多年; 2.隐喻的语义学研究。约从本世纪初到七十年代初,包括从逻辑和哲学角度对隐喻的语义研究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语义研究; 3.隐喻的多学科研究。从七十年代至今,包括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等角度对隐喻的多角度、多层次研究。 西方对隐喻比较系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在他的经典名著《诗学》和《修辞学》中,亚里斯多德多次提到了隐喻的构成方式和修辞功能。亚氏对隐喻的定义和功能的讨论影响了其后二千多年西方修辞学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解释。亚里斯多德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因此,隐喻与明喻本质上是一致的。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修饰作用。亚里斯多德认为善于运用隐喻这一言语艺术的人是天才,他有一句经常被隐喻“赞赏派”所引用的名言“…the greatest thing by far is to be a master of metaphor”. 公元一世纪的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提出了“替代论”。昆提良认为,所谓隐喻,实际上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如在Johnis a lion中,“lion”是用来替代直接说法“a courageous man ”的。 无论是亚氏的“对比论”,还是昆提良的“替代论”,都将隐喻看作是词语层次的一种修辞方式,都将隐喻的功能看作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同时,两种理论都认为隐喻就其结构和形式来看,都是正常语言规则的一种偏离。 本世纪三十年代,理查兹发表了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首先提出隐喻互动(interaction)理论。后来,布莱克在其基础上, 发展和完善了互动理论,使其成为自亚里斯多德的“对比论”,昆提良的“替代论”以来的第三种最有影响的隐喻解释理论。隐喻互动论的主要内容是:(1)每一隐喻陈述含有两个主词, 一个主要主词和一个次要主词;(2)次要主词应该被认为是一个系统;(3)隐喻句通过将组成次要主词的一组“相关隐含”“映射”到主要主词上,使其产生隐喻意义。因此,在理查兹和布莱克看来,隐喻是一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是两个主词的词义作用的结果,因而他们对隐喻的研究突破了传统修辞学将此限制在词汇层次并将此看作是一种对比和意义替换的修辞现象的局限,把隐喻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放到了句子层次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