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闽方言的形成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光宇 台湾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提要 闽方言是一个层次复杂的综合体。探讨闽方言的形成首先要从事有如地下考古的层次剖析。层次是时代、地域和类型三位一体。经由层次剖析可以明确看出闽方言的形成历经西晋、南朝和唐宋三个阶段,类型特点包括中原东部、中原西部、江东吴语、长安文读。三个时代阶段包容四个地域来源,这是层次复杂的根本原因。福建的经略很晚,但闽语的形式很古老,只有分别就逻辑过程和历史过程去讨论才可望厘清其中的纠结。就逻辑过程而言,闽语的古老成分可以上推至上古时代;就历史过程而言,闽语的古老成分源自西晋中原东部。吴闽、闽客各有历史联系,但闽语的底子不是古吴语,闽语源自古南方话的假说更属无稽。从层次剖析的内容来看,闽方言的形成绝不早于西晋,任何早于西晋的说法都无根据。

      福建在中国历史上的经略很晚。东汉时期,当中国现有版图已泰半划归中原王室奄有或羁縻之时,福建仍如一块孤悬海上的化外之地。(Bielenstein 1959)但是闽方言质素比起其他汉语方言都显古老。为什么一块经略较晚的土地反倒贮藏着古色古香的汉语史文物?前人对闽方言形成问题曾经提过种种看法,例如在时代方面有源于原始汉语、上古汉语、汉代、两汉之交、东汉三国和南北朝等等学说,在地域背景方面有中原、江东、古南方等理论,意见相当纷歧。纷歧的原因主要是:1.古代汉语方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不明朗。2.对闽方言的层次剖析还没有建立正确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推论上没有厘清逻辑过程和历史过程的概念,甚至把根源和形成、发展混为一谈。

      一 闽方言的形成

      闽方言是一个层次复杂的综合体。探讨闽方言的形成首先必须从事有如考古类型学的层次剖析。(张光宇1989a,俞伟超1989 )从层次剖析看,闽方言的形成可分三个阶段四个层次。“阶段”指时代过程,“层次”指地域来源和类型特点。下面试从西晋末年说起。

      公元291年,司马氏皇族内部发生“八王之乱”,长达16年, 社会动荡不安,引起异族觊觎,纷纷起事。公元311年(晋永嘉五年)6月,刘曜攻入晋都洛阳,俘晋怀帝。公元316年,刘曜又陷长安, 俘晋愍帝,西晋灭亡。公元317年,晋宗室琅玡王司马睿在北方士族的拥戴下即位于建康,为晋元帝,史称东晋,辖有长江中下游,开启了南朝的序幕。西晋灭亡后,中原大乱,北人纷纷南逃。《晋书·王导传》上谓:“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随晋元帝南来的就有千余家。在南北朝长达273年的对峙局面下, 汉语方言呈现南北分途发展的倾向。

      据《晋书·地理志》,西晋末年南下的北方移民大致可分青徐、司豫、秦雍三股。(谭其骧1934,罗香林1933)一般人民由于缺乏舟车条件,仓皇离家时多选就近避难。于是,沿海的恒走沿海,内陆的多走内陆。其中和后来闽方言形成有关的是青徐移民和司豫移民。这两股移民汇聚到江东地区,构成东晋政权的基本台柱。其中青徐移民由于交通近便,人数最多;司豫移民多属“过江名士”,也就是原来住在洛阳地区的上层社会阶级。(陈寅恪1963)图示如下:

      

      司豫移民的大宗走内陆一线,小宗走长江下游。其后再度南下抵达赣南、闽西而与畲族大量通婚的成为“客家人”。司豫移民的分布说明了今天通泰方言和客、赣方言之间的共同点——古全浊声母平仄皆读清音送气的演变类型特点在华南地区对吴闽方言呈包围之势。

      移居太湖流域的北方仕民以青徐移民为大宗,司豫移民为小宗。这两支移民汇聚在太湖流域之后,开放了南北方言交融的局面。东晋政权在“开济政策”下,朝野形成“共重吴声”的风气。(陈寅恪1935)宰相王导领头学说吴语。(事例见《世说新语·排调》刘真见王丞相一段)南方士大夫阶级也从北人习“洛下书生咏”。从太湖流域再度南下以前,北人早已习染了许多吴语成分。

      北人再度南下缘于经济利益冲突。王仲荦(1980:329 )指出:“当北方的世家大族不严重损害江东世家大族的经济利益时,江东世家也还能与北来世家大族和平共处,共同维护东晋政权;假如江东世家大族的经济利益遭到严重损害,他们不但不肯发挥支持东晋新政权的作用,甚至会不惜一切来拆新政权的台。东晋政权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必须迅速解决。于是北来的世家大族就转而去开发东土。……以王、谢为首的北来世家大族率其宗族、乡里、宾客、部曲,纷纷流寓到浙东会稽一带,进而又发展到温、台一带,林、黄、陈、郑四姓则移居福建。”这一段史实在方言关系上极具关键性,有必要强调移民福建的是再度南迁的北人而不是单纯的吴人。

      从汉语方言发展史的一面说,西晋末年北人南下以前,华北汉语方言实有东西之别。为了便于称说,我们可以把这种地理分野称做中原东部和中原西部。从以下数例可知中原东部方言远比中原西部保守。

      1.庚三的分合。古阳部所属的庚韵系三等开口字,到了傅毅、班固的时候,即公元60年左右,在邹鲁、扶风、京兆等大部分地区里,都已转入汉时的耕部;而在汝南、南阳等小部分地区里,当时还没完成这一转变。(王显1984)用《切韵》韵类来说,中原东部是:清≠庚=阳,中原西部是:清=庚≠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