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言 如果用当代人熟知的话语来表述,文化可以被定义为决定人们思想与行为的集体性程序(collective programming),正是这种集体性程序使某一人群程度不同地有别于其它的任何人群(Hofstede,1984)。 在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时,这种集体程序(即文化)就是言谈所必须遵循的不成文的规约(norms)。 D.Hymes(1972)曾指出,除了语言的形式规则, 语法还应该包括语言使用的文化习俗。因为,要正确而恰当地运用语言去进行交际,人们不仅要知道什么是符合语言的形式规则的,更需要清楚什么是符合文化的规约的,是文化所能认可和接受的。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说的时候说什么,对谁说,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以什么方式说”等等(Hymes,1972)。 文化不同,有关言谈的这些规约自然各不相同。对于言谈规约上的文化差异,国内外都有学者做过研究,取得了不少很有意义的成果(见本文参考文献)。然而,作为跨文化交际来讲,不仅需要考察不同文化在规约上的差异,更有必要探讨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研究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应付和解决由此而产生的问题、提高交际的成效。本文就是试图将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做一些探索和分析。 2.言谈规约上的文化差异 关于言谈规约,我们主要以D.Hymes的观点为基础, 稍加调整和补充,将其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什么时候(场合)谈或不谈;2)谈话的时候谈什么或不谈什么;3)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谈;4)多谈还是少谈(话语量的大小);5)言谈与非言谈行为如何配合。 2.1 在交际过程中,人们总是要讲话的。但是, 什么时候应说话,什么时候可以保持沉默,不同文化往往会有不同的规约。 例如,在英语国家,只要听清楚了对方的提问,就必须予以回答,即使回答得文不对题也行,否则就是严重的失礼。然而,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却时常允许保持沉默,一般认为这比回答不妥使自己丢脸或让对方难堪要好得多。同样,在演讲或报告结束时,英语国家的听众习惯于提一些有关的问题,以表示对演讲或报告感兴趣;中国的听众则很少会发问,通常都把这种时候提问(尤其是提出让人难以圆满回答的问题)视为不合适的言语行为(Brosnahan,1991)。 言谈上的这种规约,人们是在语言习得中同时习得的。对于儿童的言语行为,不同文化常常就有截然不同的要求。例如,与客人一起进餐,法国文化要求儿童保持沉默,俄罗斯文化却鼓励儿童说话(Coulthard,1977)。我们也发现,在中国的幼儿园和小学里, 教师讲课过程中,一般都不允许学生插话或随便提问。相反,在美国的学校中似乎没有这种限制,学生说话比较自由。 除去具体场合中的差异,从总体上看,有些文化(如美国文化)更注重言谈,交往时主要依靠言语,说话的时候比较多。有的文化则“寡言少语”, 如芬兰人交往时可以面对面坐着, 较长时间一言不发(Tannen,1984)。要让美国人这么做,他们一定会觉得难受。美洲一些地方的印第安人更为特别,他们的交往时常是在沉默中进行,拜访者到别人家坐上一阵子然后离去, 从头到尾几乎什么话也不说(Wardhaugh,1986)。在他们的文化中, 基本上没有我们习以为常的聊天(smalltalk)。 2.2 在交谈中说什么、不说什么,文化也是有规定和限制的, 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和实际需要。 一般 地说来,无论在哪个文化中,都会有一些可以自由交谈的话题,例如,西方文化通常允许人们比较随便地谈论天气、工作、业余爱好、地方或全国性事件。而另外一些话题则受到较多限制,只能在某些场合、以某种方式与某些人进行交谈,如英语国家的人不大可能和初识的人谈论各自的年龄、收入、 政治态度、 宗教信仰、 婚姻状况等(Thomas,1983)。还有的话题则属于禁忌,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与人谈论,如在马来西亚,涉及性的话题就属于这一类(Jamaluddin et al.,1986)。 在这方面,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少差异。例如,英语国家的人可以比较自由地、公开地谈论女性的身孕,甚至怀孕女性本人也向异性直言其事;在中国人看来,这样做就不大合适了,不可随便和人(尤其是异性)议论此类事情(顾曰国,1992)。又如,美国人和加拿大人通常认为,对初识的人不可随便打听其家庭成员的情况;而墨西哥人则以为这样做很正常,否则就难以促进相互了解(Condon,1980)。还有,在美国文化中,和朋友、熟人交谈时,人们时常向人夸奖自己的丈夫、妻子或儿女,称颂他们的长处或成就;可是,对泰国人来说,这样做是不行的,无论如何也不可以当众称赞自家人(Richards & Sukwiwat,1983 )。此外,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人一般认为,将本国与别国、本团体与别的团体进行比较,这不适合做日常交谈的话题;然而,日本人却把它当做好话题,经常就此大发议论(Neustupny,1987)。 在那些较为程式化的言语行为中,文化在这方面的差异就更突出了。例如,称赞(compliment)时对别人说些什么,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规约。在西方文化中,男性称赞女性的容貌、身段、穿戴打扮等,可以说是很平常的(Wolfson,1989)。但是, 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上是个禁忌;现在情况虽有了一些变化,但仍受到较大限制。因此,如果学了汉语的美国男子用“你是个挺性感的(sexy)姑娘”这种话来称赞他见到的中国女孩,中国人一般是不太容易接受的。对美国人来说,这似乎没有什么不合适, 甚至母亲也能用它来称赞自己的女儿( Light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