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随社会发展而发展”质疑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摘要 语言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观点同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和渐变性规律极相冲突,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衡量词汇的发展同衡量语音、语法的发展使用性质不同的标准,前者着眼于表面,后者着眼于深层。衡量词汇的发展不应以表层新的词的交替为标准,而应以深层语素系统的变化为标志。一旦将衡量语言各部发展的标准统一起来,人们便会看到,语言系统只按自身的规律稳定发展,并不与社会随波逐流。

      关键词 语言学 音位 语素 语言优劣论 语言创造性

      关于语言发展的原因,中外古今曾有过种种不同的说法,诸如发音器官的变异、作为生物体的自然增长、个人心理的推动、地理环境或气候的影响等等,自50年代以来,我国语言学界则认为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坚持“语言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观点。不过,这种观点并非由我国语言学界首创,早在本世纪初,法国语言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梅耶就曾指出:“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制度,语言学是一种社会科学,唯一可变的要素我们可以用来了解语言的变化的只有社会的变化,语言的变异不过是社会变化的结果,有时是立刻的,直接的,但常常不是立刻的,并且是间接的。”〔1〕

      时至今日,语言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观点在我国语言学界广为盛行,各种语言学教科书不停地重复着这种说法,人们几乎把这种观点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从未有人对它产生过怀疑,然而,仔细分析起来,这种观点不仅在理论上存在严重缺陷,在实践上也是有害无益的,本文试图对这种观点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大方。

      一

      语言是一个语音、词汇、语法的系统,但论证语言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观点从来只以所谓词汇的发展为依据,人们把词汇发展的标准规定为新旧词的交替,即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进而认为,无论新词产生还是旧词消亡,都是社会发展的直接结果,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这必然导致新词大量产生,于是,“社会的发展变迁必然会在语言的词汇里留下反映各个时代的特色的词语,起着历史见证的作用。”〔2〕当然, 旧事物的消失也难免使一部分旧词随之消亡。正因为如此,“在社会变动较大或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语言词汇可能发生急剧的变化,在短期内产生大量新词,消失部分旧词。”〔3〕人们不仅如此论述词汇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而且,比照词汇发展所描述的语言的发展同样与社会如影随形,随波逐流:“语言的演变并不是匀速的,有时变化缓慢,有时变化较快,这与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有密切关系。”〔4〕

      令人疑惑的是,人们如此论述词汇的发展,如此论述语言的发展,却从未有人以同样的方式论述语音和语法的发展。语言既是一个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统一体,语音、语法自当与词汇一样,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然而至今未曾有人提出任何直接或间接的依据来,没有人能够说明哪一个音变事实或哪一条语法规则和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关。其实,只要我们对语言实际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这种依据是很难找到的。在中国历次政治斗争、文化运动、经济变革之中,汉语都有大量新词产生,“五·四”运动至今,汉语中先后产生的新词难以计数,其中自然也有不少词语如昙花一现,若以新旧词的交替论定词汇的发展,其速度之快,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然而,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早在明清之际就已基本定型,数百年来并无大的变异,至于语法,人们认为,“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汉语的语法特点基本上保留下来了,没有多大变化。”〔5〕显然,在这种情形之下, 如果以汉语词汇论证语言随社会发展的观点,人们绝不可能在汉语音和语法系统中找到同样的依据。在语言的三个组成部分中,词汇发展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人们不仅公认这种事实,而且在这种事实的基础上建立起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殊不料,这不平衡性规律已经在极大的程度上排除了语音、语法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可能性,更何况人们所谓语言发展的情况还远不是一个“不平衡”所能概括得了的。词汇的所谓发展同语音、语法的发展在速度上的离奇的差别,使人感到比较它们的速度是毫无意义的,人们几乎没有办法将如此不谐调的三个东西看成是同一系统的成员,面对这种事实,人们绝无办法将语音、语法与词汇统一到语言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观点上来,这种观点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问题还并不止此,与不平衡性规律同时提出的还有另一条规律,即“渐变性规律”。这一规律指出,语言发展是缓慢的、逐渐的,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来实现。因此,划分语言发展的阶段就如同划分气候带一样,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毫无疑问,这一规律在语音、语法的发展事实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印证,但当人们拿这一规律解释所谓词汇的发展时,却会遇到极大困难。词汇处于经常不断的变动之中,呈现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并且,社会风云变幻莫测,使新旧词的交替完全以一种突变的方式进行。文革十年,汉语中涌现大批新词,诸如“红卫兵”、“造反派”、“走资派”、“文斗”、“武斗”、“贫管会”、“工宣队”、“支左”、“样板戏”等等,时隔不久,随着社会政治的变化,这些词语大都成为历史的陈迹,继之而起的是大批反映当今社会生活的新词,诸如“责任制”、“专业户”、“特区”、“电大”、“创收”、“创汇”、“节能”、“挂靠”、“展销”、“紧俏”等等。词汇的这种所谓“发展”,无论如何与渐变性规律格格不入,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人们转而以基本词汇代替整个词汇系统来论证渐变性规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语言的稳固是由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的稳固决定的,一般词汇虽然处于几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但因为它不是语言的基础,它的迅速变化,并不影响语言体系的稳固,就是说,一般词汇的迅速变化并不改变语言的基本面貌。”〔6〕的确,按基本词汇论的说法, 基本词都是在千百年的长时期中生存着的,历史稳固性是基本词汇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说基本词汇渐变也好,稳固也好,都无不可,但是,人们没有想到,以基本词汇代替整个词汇系统论证词汇的渐变性竟会使语言发展理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作为词汇乃至整个语言的基础的基本词,既是稳固的,在千百年中长时期生存的,那自然不是随社会发展的,而真正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一般词,又恰好是其变化“并不改变语言的基本面貌”的;另一方面,按照基本词汇论的说法,基本词虽是语言词汇的基础,但其数量极少,语言中大部分词属于一般词汇,那就是说,大部分词都不是渐变的,这样一来,如果把语言词汇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那么,它既不可以用来论证语言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观点,也不能用以证明语言渐变性规律。

相关文章: